吴尔夫,V.①

  吴尔夫(1882~194;Woolf,Virginia),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1882年1月25日生于伦敦,1941年3月28日卒于萨塞克斯。其父莱斯利· 斯蒂芬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知名学者,1898年母亲病逝,对她打击很大。1904年父亲去世后,全家迁居伦敦戈登广场46号,后来成为布卢姆伯里团体的活动中心。福斯特、弗莱、贝尔、伦纳德、吴尔夫等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在此云集,共同切磋文学、艺术、哲学等问题。1912年,她与伦纳德·吴尔夫结婚。1917年,夫妇共创霍加斯出版社,出版过乔伊斯、弗洛伊德、艾略特、福斯特等名家之作。1919年,她的精神病周期性地发作,但仍旧坚持写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情绪不安,住所遭轰炸,精神崩溃,投河自尽。

  吴尔夫从1906年开始写小说,有《远航》、《夜与日》、《雅各的房间》、《黛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岁月》、《幕与幕之间》等。她是20世纪英国心理小说派的代表作家,她严厉批评高尔斯华绥、威尔斯等作家的传统创作手法,强调“意识流”,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代表作品《黛洛维夫人》以自由联想为中心内容,写女主人公从早晨外出到晚上举行宴会这一天内的感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人生易逝、往事不堪回首的淡淡忧伤。《到灯塔去》描写兰姆西夫妇携儿女及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海岛度假的生活,文中忽明忽暗的灯塔具有象征意义,主人公带有作家父母的影子,全书笼罩着一种对死亡的惆怅,被一些评论家视作吴尔夫最成功的小说。这两部作品无论从内容到技巧都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突破。

  吴尔夫有评论专集《普通读者》。其评论重在描写对作家作品的感受与印象,见解独特,文笔委婉多姿,为不少批评家称道。

  作为女权主义的倡导者,吴尔夫在文章《一间自己的房间》及其他一些散文、评论及随笔中,反映出对妇女与艺术创作、妇女与经济及教育等问题的看法。

为您推荐

罗塞蒂,D.G.①

  罗塞蒂,D.G.(Rossetti,Dante Gabriel;1828~1882),英国画家。1828年5月12日生于伦敦,1882年4月9日卒于肯特郡的伯青顿。早年从师J.S.科特曼,后入皇家学院。曾和W.H.亨特、J.E.米莱一起创立拉斐尔前派。绘画题材多取自但丁和..

盖斯凯尔夫人①

  盖斯凯尔夫人(英语:Gaskell,Mrs.)(1810~1865),英国小说家。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雷恩·斯蒂文森。1810年9月29日生于伦敦唯一神教派牧师家庭,卒于1865年11月12日。幼年丧母,被寄养在柴郡纳茨福德镇的姨母家,并到邻近的斯特拉..

萧伯纳①

  萧伯纳,英国剧作家,评论家。1856年7月26日生于都柏林一基督教家庭,1950年11月2日卒于英格兰东部海瑞福德郡一小村镇。其母是优秀女中音歌手。萧伯纳中学毕业后在地产公司当小职员。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

威尔斯,H.G.①

培根,F.唯物主义经验论①

  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他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当作自己新哲学的最高目的。他坚信人类的理智能力,认为只要人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并愿意尝试和发挥这种力量..

培根,F.生平和著作①

  培根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皇的掌玺大臣。卒于伦敦。12岁(1573)进入剑桥大学。在校期间,对当时被教会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深为不满,认为它流于空论,对人生无实际效益。1576年到巴黎任英国驻法..

培根,F.逻辑思想①

  培根是近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创立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不能发现科学原理,而旧的归纳法即简单枚举法又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培根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清除科学复兴道路上的障碍,制定认识自然的新工具。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