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学①

  意大利文学,中世纪,从罗马帝国时代的拉丁语分化出来的通俗拉丁语,逐渐向意大利民族语言演变。12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最早的用意大利文写的诗歌。意大利文学由此发端。

中世纪文学

  早期意大利文学中,宗教文学占有重要位置。宗教文学最初是用拉丁文写的圣徒传、祈祷文、宗教故事和宗教仪式中演唱的圣歌。随后兴起的宗教异端运动,在宗教文学中也得到了反映。主要代表有圣芳洛谷(1182~1226)、雅科波内·达·托迪(约1230~1306)。民间文学在中古时期也获得发展,但只有一小部分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是13世纪下半叶西西里鬻歌诗人丘洛·德·阿尔卡莫的《芬芳的鲜玫瑰》。

  意大利最早的文人诗歌 ,出自13世纪上半叶的西西里诗派。它和随后在城市公社出现的托斯卡纳诗派(主要代表圭托内·达雷托,约1235~1294)、温柔的新体诗派(主要代表圭多·卡瓦尔坎蒂,约1255~1300) ,歌颂爱情,抒发城市市民对市俗生活的兴趣,达到了中世纪抒情诗的高峰。

  记事散文、教谕作品和市民故事,在中世纪城市文学中流行。布鲁内托·拉蒂尼(约1220~1294)的《宝库》和马可· 波罗的游记,都有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曙光最先在意大利出现。第一个代表人物但丁。以其代表作《神曲》成为意大利和欧洲文学史上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另外两位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分别以《歌集》和《十日谈》,开欧洲近代抒情诗和短篇小说的先河。

  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中叶 ,最重要的诗人是波利齐亚诺(1454~1494) ,他的诗歌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田园诗世界的向往 。而浦尔契(1432~1484)、博亚尔多(1441~1494)分别以长篇骑士传奇叙事诗《摩尔干提》、《热恋的罗兰》,载入意大利文学史册。

  文艺复兴晚期的代表是阿里奥斯托(1474~1533) 、马基雅维利(1469~1527)和塔索(1544~1595) 。阿里奥斯托的《疯狂的罗兰》,承接博亚尔多的《热恋的罗兰》,为欧洲叙事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马基雅维利和阿里奥斯托、阿雷蒂诺(1492~1556)的喜剧作品对于后来的意大利喜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塔索的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闪耀着文艺复兴的最后光芒。

  17~18世纪文学 17世纪,意大利因异族不断侵入,政治动乱,丧失了在欧洲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文学呈现衰败的景象。以马里诺(1569~1625)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学马里诺诗派和阿卡迪亚诗派应运而生。

  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和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出现了启蒙主义文学 。最有成就的启蒙主义作家哥尔多尼(1707~1793)革新长期流行的“假面喜剧”创建了“风俗喜剧”,体现出鲜明的民主思想,为意大利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复兴运动时期文学

  争取民族独立、统一和自由的民族复兴运动在19世纪蓬勃兴起,浪漫主义文学便是这一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推出了白尔谢、波尔塔、曼佐尼、莱奥帕尔迪等一批优秀作家、诗人,他们运用抒情诗、历史小说、历史剧的体裁,抒发意大利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复兴祖国的热切愿望。

  民族复兴运动在1870年以建立君主立宪的意大利王国宣告结束。意大利陷于资本主义新秩序和旧的封建关系的夹击境地。真实主义文学是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以卡普安纳、维尔加为首的真实主义作家群体,把目光投向当时社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深刻地揭示出在强大的资本主义冲击下传统的社会秩序的瓦解和平民阶层的悲苦境遇。

  19世纪末,儿童文学也获得丰硕成果。科洛迪(1826~1890)的《木偶奇遇记》、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产生广泛的影响。

近现代文学

  20世纪头30年 ,意大利跻身帝国主义行列,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独裁政权;其文学呈现出纷繁歧异的局面。未来主义是一群激进的艺术家在革新传统文学的旗号下的组合。他们同邓南遮(1863~1938)的唯美主义分庭抗礼,采取自由不羁的表现手段,诉诸感应和急速的节奏,着意表现运动和力量的美,展示人的意识的冲动,对欧美现代派文艺发生了影响。隐秘派诗歌萌发于20年代,其辐射力波及半个多世纪的重要诗歌流派 。以蒙塔莱、翁加雷蒂(1888~1970)、夸齐莫多为代表的隐秘派诗人擅长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的微妙情绪和瞬息间的感受,宣泄一代人在“生活之恶”重压下维护个性尊严和价值的意识。皮兰德娄和斯韦沃(1861~1928)是20世纪戏剧 、小说领域独树一帜的大师。前者打破传统戏剧的规范,描写荒诞不经的环境里的荒诞不经的事件,刻画人失去自我的悲剧,后者则摒弃传统小说的手法,借助潜意识,塑造病态的现代人的形象。新现实主义文学倾注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激情和理想,以朴实无华的文风,表现反法西斯斗争、“南方问题”和战后初期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开了意大利文学的新生面。战后许多作家如莱维(1902~1975) 、普拉托利尼(1913~1991)等的成就,都同新现实主义相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杰出的作家都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维多里尼(1908~1966) 把写实同抽象的观念结合起来,从道德的角度去揭示现实的本质。卡尔维诺一生致力于艺术形式的创新,对现代人的被异化进行沉思。莫拉维亚以敏锐的目光,娴熟的技巧,刻画了当代资产者无可解脱的精神危机。夏侠小说的特点是描写社会政治问题,揭露黑手党的罪行。

为您推荐

英国文学①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发端于中世纪,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 、20世纪文学7个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英语文学   英国在10世纪以前属于古英语时期,早期的凯尔特等部族及5..

民粹派文学①

  民粹派文学,(Narodnik literature),俄国民粹派以及具有民粹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家及其创作的总称。它的创作园地有秘密出版的《土地和自由报》、《民意报》、《工人报》等和公开的《祖国纪事》、《俄国财富》等杂志。民..

德国文学①

  德国文学,日耳曼人有文字记载的文学可以追溯到8世纪的古高地德语文学。9世纪的《希尔布兰特之歌》是今存古高地德语的唯一诗篇,被看作是德国文学的开端。 发展简史  11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骑士文学和民间史诗。前..

十二月党人文学①

阿拉伯文学①

  阿拉伯文学,(Arab literature),最初指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阿拉伯近代和现代文学则为阿拉伯各国的文学。阿拉伯文学大致分为4个时期。   贾希利叶时期 贾希利叶时期即阿拉伯文学的蒙昧时..

日本文学①

  日本文学,日本人民口耳相传和书面记载的作品。 奈良时期 (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

废奴文学①

  废奴文学,19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