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湿奴①

  毗湿奴,又译为毗纽笯毗湿纽维湿奴维修奴威世怒,其他称号有诃利(Hari)、幻惑天王那罗延,佛教称为那罗延天遍入天,印度教三相神(另为梵天和湿婆)之一,梵天主管“创造”、大自在天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天即是“维护”之神。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另不少人信奉毗湿奴。

  毗湿奴为保护之神。形象为肤色深蓝,四面四臂或八臂。中间是表情平和的人面,其余三面则以神秘玄妙的样子表现他的特质:知识、力量、高贵气派、阳刚之美、才智和光彩。手执法螺、轮宝、仙杖、莲花。以金翅鸟为坐骑,亦携一弓一剑。

  传说恒河发源于他的脚掌。在吠陀时代早期为太阳的人格神,地位一般,但已有三步跨越三界的故事。在梵书时代,被等同于全能的吠陀祭祀,偶尔被当作最高神。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中,已是具有仁、善本性的保护神。自《薄伽梵歌》强调化身观念后,地位大幅上升。

  公元4世纪后的《毗湿奴往世书》等经典将化身观念发展为毗湿奴定期下凡救世的理论。9世纪左右,毗湿奴教派产生,被定为最高神,集创造、保护、毁灭功能于一身,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最初的动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是梵天、毗湿奴自身和湿婆。毗湿奴有无数种化身,但主要化身是10种:鱼、龟、熊、人狮、侏儒、帕罗苏罗摩、罗摩、巴拉罗摩、克里希那和佛陀,其中最重要的有克里希那和罗摩。有多达一千个名字,如“四臂”、“无际”、“祭祀主”等。妻子有阿底提、悉尼伐哩、吉祥天女、萨拉斯瓦提等,因此平时与吉祥天女坐于莲花或莲叶之上。世界处于瓦解状态时,他酣睡在巨蛇身上,漂游于宇宙之海;世界活着时,他则一次又一次下凡拯救危难。正如克里希那在《薄伽梵歌》中说:“当正义式微而不义增长之时,我本身在每一时代化身,以保护善人,惩罚恶人。”

为您推荐

诗镜①

  《诗镜》(Kāvyādarsa),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署名檀丁,一般认为就是印度古代诗人、小说家,梵文古典小说《十公子传》的作者檀丁(约7世纪)。   全书是诗体,分3篇,共有660节诗。它论述文学的体裁分类和风格派别,在同时..

诗光①

  《诗光》,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曼摩托。约为11~12世纪时人。这部书的文体是诗体口诀加散文体的解说,并引了不少诗例。全书共10章,分别论述诗的目的和特点、音和义、暗求、以韵为主的诗、以韵为辅的诗、缺韵的诗..

罗摩衍那艺术风格①

  《罗摩衍那》之所以在印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有这样显著的地位,除思想内容以外,还有艺术技巧方面的原因。《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内容相似,文体也很接近,但是后者被称作“最初的历史传说”,而前者则被称作“最初的..

五卷书①

罗摩衍那影响①

在印度国内的影响  两千多年以来,《罗摩衍那》的影响有增无减。印度各阶层人物无不熟悉这部史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崇拜其中的英雄;特别是哈奴曼更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崇拜对象,在农村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有人认..

百喻经①

  百喻经,(英语:百喻经),汉译佛经。《出三藏记集》中作《百句譬喻经》,作者为天竺僧僧伽斯那(活动期约4世纪),南齐永明十年(492)由求那毘地译出。   佛经以近百(实为98)个比喻故事,说明佛教基本义理如因果报应之类,极富文学特..

舞论①

  《舞论》,印度古代戏剧理论著作。作者传为婆罗多牟尼,即婆罗多仙人。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后,一般认为在公元后,但其中引用了一些歌诀式传统诗句,可见来源应更早些。这是一部诗体著作,采用史诗的格律,有几处用散文解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