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waka),日本诗歌形式。古称歌、倭歌。意思是大和歌、日本歌。和歌与歌谣不同,歌谣具有生活的、集体的性质,而和歌则具有艺术的、个人的性质,形式力求整齐。其形式以五、七律为中心,延长时加七音,于是形成长歌(五七五七五七……五七七)、短歌(五七五七七)和旋头歌(五七七五七七)等诗体。万叶时代以五、七为基调(五七调),平安时代之后以七、五为基调(七五调),前者韵律庄重深厚,后者韵律流畅优美。和歌(短歌)在日本文学史上连绵不绝,歌集有《万叶集》、《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玉叶和歌集》和《风雅和歌集》等,产生时代不同,内容形式也有所不同。
为您推荐
首陀罗迦,古印度梵语戏剧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2~3世纪。有剧本《小泥车》传世,另有独幕讽刺剧《莲花礼物》和多幕剧《琶琶和仙赐》(现存前8幕),也被认为是他的作品。《小泥车》是10幕剧,写名妓春军爱上了穷婆罗门..
《谁之罪》,俄国历史长篇小说。A.I.赫尔岑写于1847年。柳邦加是退职将军贵族涅格洛夫与女仆生的一个私生女,在家里备受歧视,感到自己是茫茫大海中的“孤独人”。她同情并愿意接近下层农民的孩子,厌恶贵族地主和官吏,认..
野间宏,日本小说家。1915年2月23日生于神户 ,卒于1991年1月3日。1938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法文系。1941年被征入伍,翌年因病从菲律宾战场遣送回国。1943年因违反治安维持法被捕受审,判处4年徒刑,缓期执行。这段痛苦的经历..
《韵光》,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意译为欢增),约9世纪人。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其中的诗体歌诀是否前人所作,署名的作者是否只用散文作注释,尚无定论。
全书分4章。它不着重修辞,而提..
隐逸派,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30年代达到鼎盛。
隐逸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艺术家避开严酷的现实,逃遁..
名称:现实主义时间:19世纪地域:法国 欧洲代表艺术家:库尔贝、米勒、杜米埃等代表作品:《拾穗者》、《画室》、《三等车厢》等产生背景 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是西方19世纪的美术思潮 。写实主义起源于法国 ,中心也在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