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派,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30年代达到鼎盛。
隐逸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艺术家避开严酷的现实,逃遁到个人情感的世界里去。题材主要是描写片断的自然场景,抒发人的瞬间的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
在艺术上,回避写实,而侧重以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表达诗人复杂的主观感觉。隐逸派诗歌大多是自由体,讲究韵律,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强调词的声音比词的意义更富有表现主观感觉的力量,力求挖掘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而舍弃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义。隐逸派诗人在艺术上寻求创新,扩大诗歌的表现手段,善于细腻地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精心锤炼,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常常刻意追求感觉和意象,有的诗玩弄文字游戏,内容空虚,大多晦涩难解。
到了40年代,在人民群众掀起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影响下,一些隐逸派诗人或直接参加了抵抗运动,或在诗歌中鲜明地表现反法西斯主义、爱国主义的主题,开始触及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
隐逸派的主要代表有诗人蒙塔莱、夸齐莫多、翁加雷蒂。其中夸齐莫多、蒙塔莱分别是1959年、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翁加雷蒂(1888~1970)早年曾受到法国象征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他善于以精确的、富于巨大表现力的诗句刻画人的内心世界。属于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萨巴、卢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