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共3卷,先后发表于1929、1939、1962年。作者以第三人称记述自己从一个以背诵《古兰经》谋生的盲童,成长为一个闻名阿拉伯世界的学者和作家的艰辛历程。第一卷写童年时期的家乡生活。父亲是小职员,有13个子女。他3岁患眼疾,被土医治瞎。依靠在婚丧喜庆仪式上诵读《古兰经》维持生计。第二卷写在爱资哈尔大学8年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年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周围人物及教学活动,特别是从侧面反映了穆罕默德·阿卜杜教育改革的失败,并正面刻画了主人公对经院教学的反抗和决裂。第三卷写进入新式的埃及大学后的喜悦心情。他受到具有新思想的埃及学者和欧洲东方学家的影响,摆脱宗教神学束缚,写出观念全新的论文,获埃及大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此后去法国留学,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为他伴读的法国姑娘,终成情侣。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勇于同命运抗争,在勤奋追求中获得内心的光明和喜悦的强者形象,反映了近代个性解放、理性主义在埃及的萌发及19、20世纪之交社会新旧思想文化冲突,语言和风格都是当代阿拉伯散文文学的典范。196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秦星译的《日子》中译本。
为您推荐
新小说派,法国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流派。风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有4个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莉·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和克洛德·西蒙。另外如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作家一度也被认为属于新小说派。新小..
新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出现的电影流派。它追求生活的真实,表现人民在战争中经历的苦难,谴责社会的不公正。1939~1942年,V.德·西卡、L.维斯康蒂、M.安东尼奥尼等导演在《白与黑》等电影杂志上发表有关电影..
安纳德(Anand,Mulk Raj;1905~ ),印度英语作家。生于白沙瓦(现属巴基斯坦)。1925年获旁遮普大学文学士学位。同年去英国留学,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30年代定居英国,最初从事文艺理论著述,后创作小说。1937年以战地记者身分..
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8年;Ovidius,Publius Naso),古罗马诗人。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卒于黑海边的托弥。年轻时在罗马学习修辞,对诗歌充满兴趣。曾三次婚配,第三个妻子出身名门,使他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结交皇家诗人。公元1..
废奴文学,19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
尤瑟纳,法国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903年6月8日生于布鲁塞尔,1987 年12月18日卒于美国缅因州。她自幼丧母,与父亲感情深笃。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熟练掌握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和意大利语。16岁时创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