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别林斯基世界观的形成①

  早期《文学的幻想》、《鲍罗金周年纪念》、《智慧的痛苦》和《闵采尔·歌德的批评家》等论文里,受谢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影响,认为世界是“绝对理念”的体现,“艺术的唯一而永恒的课题”,“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从而得出专制制度是现实的,也是合理的,而一切改变现实的思想都是没有意义的和毫无根据的错误结论。这些观点当时曾受到赫尔岑等的批评。在这个时期,他也发表不少独到见解。赞扬普希金的诗,肯定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利鲍耶多夫喜剧《智慧的痛苦》的独创性,强调了文学不能脱离民族的土壤和对俄国社会生活的忠实的重要性。特别在《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一文里,驳斥了维护农奴制的文人对果戈理的所谓“丑化政府官吏”的攻击;高度评价了果戈理是一位“更富于时代精神”的作家;并初步提出了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理想的诗”和“现实的诗”之分;现实的诗在“全部赤裸裸的真实中再现生活”,因而它“更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需要”。

  40年代初,在俄国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他转到了革命民主主义一方。在文艺领域里,开始以唯物主义观点探讨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不少观点具有空想的性质,但不失为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先驱。

为您推荐

戏曲音乐戏曲音乐的形成与发展①

  戏曲音乐来源于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中国最早的两支戏曲声腔是南曲与北曲。北曲来源于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两代的说唱音乐;南曲则来源于民歌,即南宋时期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歌舞。这一演变过程,从历史上延续至..

影视文学形成和发展①

电影文学时期  由于电影先于电视产生,因此电影文学的历史长于电视文学。   在电影艺术发展的早期,既没有完整的电影剧本,也没有专门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摄制剧情十分简单的默片。后来,电影吸收文学..

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诸侯纷立,战乱不已,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阶级,成为新的统治者。这种变动也在思想文化方面反映出来。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学派人物,都在认真思考..

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