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von歌德评价与影响①

  歌德很早就享有盛名,但是他生前的荣誉主要建立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浮士德》第一部上,他后期的作品往往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的抒情诗集《西东合集》在他逝世后几十年内第一版还没有售完。《浮士德》第二部脱稿后,歌德将其封存,认为不会得到人们的理解,不肯付印。歌德逝世,H.海涅说是标志着“艺术时代的结束”。19世纪30、40年代,“青年德意志派”的诗人们批评歌德保守倾向的政治态度,甚至说他是“公侯的奴仆”;教会和民族主义者攻击歌德离经叛道的异教思想和世界主义。F.恩格斯在批判格律恩的文章中对歌德给以公平的评价。1860年丹采尔的歌德研究和1874~1875年海尔曼·格林论歌德的讲演,建立了研究歌德的基础。1885年歌德的遗稿全部公开,提供大量资料,有助于对于歌德的全面研究。此后歌德晚年著作中深刻的思想与智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20世纪,随着时代的变化,对歌德也有种种不同的看法。

  歌德的诗歌影响了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德语诗歌。德国的长篇小说很大部分是描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成为这类小说的榜样。至于《浮士德》在德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由郭沫若译成中文,在中国青年中也引起强烈的反响。此后郭沫若继续把《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译成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歌德作品被译介的日益增多,至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了8卷本和14卷本《歌德选集》。

  歌德著作的版本众多,以下是歌德最后编定的、最全和便于使用的几种:

  1. 歌德最后编定的《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40册(1828~1830)。歌德逝世后又出版补充本《歌德遗著》20册(1832~1842,斯图加特)。
  2. 卷帙最多的魏玛版《歌德全集》达143册(1887~1919),分文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日记、书信四部分,有校勘,没有注释,各部分附有索引,是过去认为最全的版本。
  3. 科塔出版社纪念版《歌德全集》40册,附索引一册,封·德尔·赫伦主编(1902~1912,斯图加特)。每册前有引言,后有注释,便于使用,但较旧。
  4. 汉堡版《歌德文集》14册,特伦茨主编,1976年第5版(慕尼黑)。另有《歌德书信》4册,《给歌德的信》2册,曼德尔克编。集中有翔实的注释,丰富的资料,并附有索引,最便于使用。
  5. 慕尼黑版《歌德全集》,21卷,30册,里希特主编,1985年起发行,有注释和索引,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列。
  6. 法兰克福版《歌德作品,书信,日记和谈话全集》,40卷,45册,波希迈耶尔等编(1985~1999),有注释和索引,被誉为迄今最全的歌德全集。

为您推荐

多元评价,反馈提高

  (1)星级评价。科任教师给学生评改作业时,把学生书写的每一个汉字作出横向评价比较。教师还要与学生上次书写的作业进行纵向评价比较,中肯地给出相应的星级评价。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作出小结评比,一个月在本班级评选出..

后汉书评价①

  对《后汉书》的评价,有范晔的自述,也有后人的评述。他的自述就是保存在沈约《宋书·范晔传》中的《狱中与诸甥侄书》,这可能是范晔的绝笔之作,都是真情实意,所以可作依据。沈约在《宋书·范晔传》中就说“晔自序并实,故..

萧衍评价①

  萧衍登位天子,民望所归,敢革时政,颇得人心,初期国家兴旺繁盛,为一明君。后期太过信仰宗教,企图以佛治民,学者有此评价:一,太过慈悲,不力法治,导致官吏贪污搜刮,百官“缘饰奸谄,深害时政”,奸邪小人纷纷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官场..

诸葛亮诸葛亮历代研究与评价①

陆贾人物评价①

  班固:陆贾位止大夫,致仕诸吕,不受忧责,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强社稷,身名俱荣。   王充:(《新语》)言可采行,事美足观,鸿知所言,参贰经传,虽古圣之言,不能过增。   刘渊: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贾)无武,绛灌无文。   刘勰..

史记评价①

  鲁迅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建立了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

左传评价①

  《太平御览》六百十引桓谭《新论》曰:“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之也。”   贺循:“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刘熙载:“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