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学语言艺术①

  戏曲语言包括唱词和念白两部分,它们提炼自生活语言,又从中国的古典诗词、民间歌谣、说唱文学、话本小说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一些不懈的追求。

  其一是“本色”。“本色”这一美学概念源出中国诗论,明人把它引入剧论,要求戏曲文学运用质朴、自然的诗的语言,描绘剧中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首先为不避俚俗,如徐渭所强调,“夫曲本取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与其文而晦,曷若俗而鄙之易晓也”(《南词叙录》)。他看到了戏曲观众主要是平民百姓,以及戏曲演出一次过的特点。“本色”进一步要求把日常的俚俗口语提炼成舞台上的诗,不走典雅、工丽的道路,“贵显浅”,“能于浅处见才”(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把词句的浅显、感情的深厚、立意的高远浑然融为一体,并且在这种融合中寻求质朴、自然的美。

  其二是“当行”。这一美学概念也来自诗论,首先追求语言的真切,所谓“情真语切,正当行家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心任务在运用真切的语言传达剧中人的思想感情,创造打动人的戏剧场面。“当行”的更高追求是语言的性格化——剧作家必须着意揣摩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境中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从内容、方式、语汇、口气、腔调等方面,写出这个人物的具有性格色彩的语言。

  其三是“入律”。戏曲文学不是案头文学,它的语言拿到舞台上要能唱、能诵,如王骥德所说,戏曲作家不仅要写出“可解”、“可读”之曲,还要写出“可歌之曲”(《曲律》)。因而戏曲语言有一定的格律。格律是一种形式美,有了它,戏曲语言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神韵、趣味等内容美,才能被音韵、字句规格体现的形式美所突出、所强调。戏曲语言的格律是从诗歌继承下来的,中国诗歌往往是诗与歌紧密相连,形成“声诗”的悠久传统。朱自清就说过:“以声为用的诗的传统,比以义为用的诗的传统古久得多。”(《诗言志辨》)戏曲音乐的三种体制——联曲体、板腔体、单曲体,都与“声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了“声诗”的传统,戏曲语言的音乐性才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

最后修改于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11:40

为您推荐

语言与文字概述

  1.语言的定义和性质   语言作为人类使用的主要交际工具,是人们实现沟通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人们通过对语言的有效利用,以此来实现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充分传承和记录。可以发现,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体现,各个国..

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哂梅椒ㄖ饕褪切蜗蠡钠┯鳎?lt;维摩诘所说..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

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径选择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时称成人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办学以来,一度蓬勃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十年动乱,一大批青年学子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青黄不接。国家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为应对人才匮乏问题,及时恢复..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与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二者既有相互融通的一面,又有诸多差异性。一方面,由于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另一方面,由于..

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环境因素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