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形成和发展①

电影文学时期

  由于电影先于电视产生,因此电影文学的历史长于电视文学。

  在电影艺术发展的早期,既没有完整的电影剧本,也没有专门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摄制剧情十分简单的默片。后来,电影吸收文学、戏剧的表现手法,作家、剧作家纷纷加入到电影创作中来,成为电影剧作家,从而出现了电影编剧与导演的分工。不过,初始时编剧的“作品”并没有什么文学性。编剧只为影片制作提供一个创作意念、故事梗概或拍摄大纲,然后由导演在实拍中不断丰富、加工和具体化。不久,出现了比较详尽的电影脚本。可是脚本仍然不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在脚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电影剧本,才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完整的作品,并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电影剧本的出现和繁荣,是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需要,也是电影艺术繁荣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文学从外部把电影剧本强加于电影艺术,而是电影艺术自身的叙事传统促使这种新文学样式产生。从此,电影和文学相辅相成,它们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电影文学是一个具有地域色彩的学术概念。首先提出“电影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苏联电影理论界。该术语对中国电影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艺术学术语,在苏联的著述中并不多见。其他国家电影理论界也基本上不提“电影文学”,各国的大百科全书或电影百科辞典中,也不列“电影文学”条目。郑正秋是中国第一个写电影脚本的人。他1913年为《难夫难妻》写了脚本,并与张石川一起执导该片。洪深是第一个主张并写出了电影剧本的人。他1922年创作了历史题材的剧本《申屠氏》。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繁荣离不开编剧们的贡献。如夏衍的《狂流》、孙瑜的《野玫瑰》、田汉的《母性之光》、阳翰笙的《万家灯火》等。1949年以后,建立了领导和组织电影剧本创作的专门机构:北京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和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以后,各故事片厂都设立了由专业电影编剧和编辑组成的电影文学部门,组织专业电影编剧、作家以及业余作者为制片厂创作剧本。电影文学在电影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重视。与此同时,电影剧本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推向社会。在专业性的电影刊物和一般文学刊物上发表的或印成单行本的作品越来越多,并为读者们所喜爱。基于电影剧本具有自己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文学读物和得到公认的文学样式这一事实,电影剧本被电影文学这个更加明确、完整的概念逐步取代。

影视文学时期

  中国电视界借鉴“电影文学”一词创造了“电视文学”,并进而整合出“影视文学”概念,但这两个新名词并没有在理论和实践中派上多大用场。在电视界,人们提得更多的是电视剧剧本、电视散文和电视小说。这种趋势是理论研究走向深入、细致和走向实践的结果,反映了事物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两个概念被悬置,也与它们本身缺乏针对性和影视研究的日益本体化有关。

为您推荐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

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为切入点,以金课建设和核心能力锻造为着..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时称成人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办学以来,一度蓬勃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十年动乱,一大批青年学子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青黄不接。国家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为应对人才匮乏问题,及时恢复..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环境因素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是提升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挖掘出小学语文课堂的内涵,创造符合小..

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

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帝王这些极其重要的几百个人物,统治了世世代代的亿万臣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皇朝的代号,本身就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课题。而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需要认真对待。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