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龙的故事


卡龙是维吾尔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在13世纪由中亚地区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称它为七十二弦琵琶,流传至今。

现在流传在民间的卡龙,音箱为木质梯形,左曲右直,上面张着十五至十八对钢丝弦,它根据演奏乐曲的需要,可以调成不同的音阶,十八对弦的卡龙音域为c—a2演奏时,将卡龙平放桌面,右手持拨弹弦,左手持揉弦器按抑,产生一种吟音,音色较清脆。它的独奏曲较少,大多用于乐队,演奏《十二木卡姆》的曲调,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著名的卡龙曲《刀郎舞曲》(维吾尔族)就是反映捕猎生活的舞曲。

为您推荐

柳琴的故事

柳琴较小,因形似柳树叶,故也称柳叶琴。它是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柳琴戏及安徽泗州戏的主要伴奏乐器。解放以后音乐工作者将它进行了改革,将原来只有两条弦七个品位的柳琴改为..

冬不拉的故事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两根弦的弹拨乐器。 据说在很早以前,哈萨克族当中有一个聪明而漂亮的姑娘,她要找一个有才能的小伙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为了要考验小伙子是否善于动脑筋,她..

弹布尔的故事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的弹拨乐器,15世纪已经出现。 弹布尔的音箱为木制瓢形,琴杆较长,上面通常缠有十六个丝弦品位,琴体上面张五条钢丝弦,两根外弦为一组,主奏旋律,两根内弦..

考姆兹的故事

札木聂的故事

札木聂是藏族的弹拨乐器,藏语称它为“拜翁”或“拜昂”,因为它有六条弦,汉语又称它为“六弦琴”,还有人叫它“羊皮三弦”。 札木聂琴箱木制,上蒙以羊皮或蟒皮,琴杆兼做指..

由“二胡”所想到的的故事

我国拉弦乐器的出现,大大晚于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及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是在弹拨乐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 唐代曾出现一种初型的拉弦乐器,名叫轧筝。诗人皎然(公元8世纪..

高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