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音鼓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发出的音有一定的音高。定音鼓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中东,15世纪时流传到欧洲。
定音鼓的形状像半个圆球,鼓身用铜制成,底部中央有一孔,作为鼓内空气的出口,使它不致影响鼓皮的自由振动。鼓面蒙以鞣制得很好的皮革,一般用小牛皮制作(现在有用人造合成制品代替的)。17世纪初发明了用螺丝来调整鼓皮紧张度的装置,鼓皮绷得越紧,发音越高,使定音鼓更加符合管弦乐队的需要。
关于鼓身究竟该有多深的问题,现在看法不一,但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认为鼓身能扩大泛音列中某些泛音,使声音悦耳。浅的鼓身能使奏出的基音清晰,比较深的鼓身则能增强共鸣。现今的乐器制作家认为,鼓身的深度以鼓面直径的一半为宜。但尚无定论。仍在试验各种形状的定音鼓。
鼓皮质地的优劣也是影响定音鼓音质的因素之一。一般以青春期的小牛皮为佳。鼓皮厚度为0.125~0.175毫米,厚的鼓皮适合于较大的鼓。1950年出现了人造鼓皮。究竟是小牛皮鼓皮好,还是聚乙烯的鼓皮好?对这问题的看法不一致。但是认为人造鼓皮不受气候影响,这一点比小牛皮鼓皮好,所以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如特别湿热或过分干
1
燥),用人造鼓皮为好。声音最佳的击鼓点是在鼓面直径靠近边缘的近8处,
准确的位置可根据石松石或类似的粉沫在振动的鼓面上的运动来确定。
定音鼓的鼓槌系木制,顶端包以毛毡等材料,制成各种软硬、大小不同的鼓槌。鼓槌对奏出的音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说,槌头大的鼓槌可用于演奏丰满、宏亮的声音;中等槌头的鼓槌适合于演奏强度适中,偏于轻快的音乐;小槌头的鼓槌宜用于各种特别精缀的奏法。演奏员可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鼓槌。
为了避免在一只鼓上定音范围过宽,管弦乐队多半需要三只定音鼓。曾一度流行的所谓“交响乐三只一套”的定音鼓的直径分别为75、66和61公分,定音范围分别为bE—bB、G—D、c—g。现在定音鼓的直径为81~27公分,定音范围为D—bb。
为了适应在演奏过程中迅速变换音高的需要,制造了有机械定音装置的定音鼓。这种鼓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转轴式定音鼓,是用转动鼓轴的方法来调整鼓皮的紧张度;第二类是杠杆式定音鼓,是用杠杆带动锯齿来调整鼓皮的紧张度;第三类是踏板式定音鼓,演奏者用脚踩踏板来代替手按杠杆的方法去调整鼓的音高。第三类定音鼓现在使用得最为广泛。
定音鼓一般用两根鼓槌交替击鼓(也有同时击两鼓来奏和弦的),基本奏法有两种:1.单奏;2.滚奏。无论在一个或几个定音鼓上所奏的任何节奏型都是用单奏法奏出的。滚奏是两根鼓槌用同样的力度连续快速交替的单奏组成。定音鼓能奏出极轻的pppp直到震耳欲聋的ffff等一系列巨大的力度变化。为了能奏出音符的准确时值,常用2、3、4指轻按鼓面来制住多余
的声音,但是在演奏一系列短促的音时,无法使用这种手法,可在鼓面上放一小块毛毡来达到制音的效果。
亨德尔把鼓主要是作为节奏乐器使用,在作品中不改变鼓的音高。海顿本人曾是定音鼓演奏员,他在作品中尽量发挥定音鼓的作用,如在第107号交响乐中有定音鼓滚奏的独奏,在《创世纪》中七次改变定音鼓的音高。贝多芬只用两只定音鼓,他是最早把定音鼓的定音超出主、属音范围的人,在歌剧《费德利奥》中把两只鼓的关系定为减七度,在第七交响乐中定为小六度,在第八、第九交响乐中定为八度。柏辽兹在他的《安魂曲》中用了16只定音鼓,由十人演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