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的故事

筝,又名“古筝”、“秦筝”。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

筝的音箱为木质长方形,面板呈弧形,上张有弦,弦数有13、15、19、21、25等多种。每根弦都支有一个撑弦柱,移动此柱,可调节弦长、改变音高。筝的每根弦只发一音,以21弦筝为例,一般是把第一弦定为D音,21根弦按五声音阶顺序排列定弦,直至高四个八度的d3音。

筝的音色优美动听,不仅能演奏旋律,还可以演奏和音及和弦,以及“双手抓筝”。

著名的筝独奏曲有;《渔舟唱晚》(娄树华传谱)、《闹元宵》(曹东扶曲)《庆丰年》(赵玉斋曲)《战台风》(王昌元曲)、《汨罗江幻想曲》(李焕之)等。

为您推荐

二胡的故事

二胡的定弦,一般内弦定d 1 ,外弦定a 1 ,它的音域可达三个八度以上。音色柔和、明亮,有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擅长演奏细腻、优雅的抒情性作品,但亦能演奏欢快、奔放的乐曲,甚至..

珠联璧合──对联的故事对联史略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悠久的历史。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

中国第一联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将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现象,误认为是神鬼作怪。于是,便在春节时,用传说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

对联中的讽刺与幽默

苏东坡妙联显才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对联的故事。 “坐”与“茶” 苏东坡在任杭州刺史时,一次,只身一人穿着便服去游莫干山..

“神来之笔”

某地有个颇有点名气的老员外,是个秀才,平日里十分自负,言谈之中,连苏东坡也不在他眼里。有一年,正值他头房夫人六十大寿之时,听说苏东坡即将从这里路过,他想:何不趁此..

巧用《诗经》解难题

苏东坡有个朋友有意用难题考他,对他说:“我有个十分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如果你能用一顿饭的工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 苏东坡说道:“哪里要用一顿饭的工夫,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