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对联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西湖时,在灵隐寺见到一位长寿老人,这位老人时年一百四十一岁。乾隆即兴制了这么一副对联赠给老人: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是一副内含数字运算的对联,上下联不仅词句对仗,而且运算的方式相同,结果相等。上联中“花甲”,指六十岁;重开者,乘二,则是一百二十岁;外加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岂不正是一百四十一岁。下联中“古稀”,指七十岁;双庆者,两倍,再加一个春秋,则加上一岁,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相传,乾隆皇帝擅长对对联,且常借此戏人。一次,他乔装改扮,与张玉书在酒楼上饮酒。席间,他乘着酒兴指着一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联:“妙人儿倪氏少女”,要张玉书接对。这上联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联,张玉书一时苦思莫对。歌姬在一旁随口答道:“大言者诸葛一人”,将“大“诸”
二字拆开。乾隆大为赞赏,命张玉书赐酒三杯。不巧,酒已喝完,倾壶只滴出几点。歌姬见此,笑着对乾隆说:“‘水凉酒一点两点三点’,下联请先生赐教”。上联既暗含前三个字的偏旁,又冠以数字,窘得乾隆面红耳赤。幸好此时楼下走过一个卖花人,张玉书灵机一动,代言道:“‘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才算为他解了围。据说,打那以后,乾隆皇帝再不轻易用对联戏人了。

为您推荐

珠联璧合──对联的故事对联史略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悠久的历史。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

中国第一联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将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现象,误认为是神鬼作怪。于是,便在春节时,用传说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

对联中的讽刺与幽默

讽刺与幽默常常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讽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又带讽刺。对联中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人读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颐,有..

苏东坡妙联显才华

“神来之笔”

某地有个颇有点名气的老员外,是个秀才,平日里十分自负,言谈之中,连苏东坡也不在他眼里。有一年,正值他头房夫人六十大寿之时,听说苏东坡即将从这里路过,他想:何不趁此..

巧用《诗经》解难题

苏东坡有个朋友有意用难题考他,对他说:“我有个十分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如果你能用一顿饭的工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 苏东坡说道:“哪里要用一顿饭的工夫,如果是..

智对黄山谷

一日,苏东坡与黄山谷郊游归家时,时值红日西坠,但见晚霞似火,映红江面。黄山谷胸中涌上一联,便停步对苏东坡说:“想那曹子建当年七步成诗,成为千古美谈,你我三步一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