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春联慑群魔

1949年春天,人民解放军准备横渡长江、彻底摧毁蒋家王朝的喜讯,在春节前夕,传进了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渣滓洞集中营。在国民党狱中坚贞不屈,顽强地挺过那最艰难岁月的革命者,欣喜若狂了。他们决定在春节期间,举行一次大联欢。贴春联,是联欢活动的内容之一。

在监狱里,写春联没有红纸,难友们就用一小块一小块的草纸连起来当红纸用;没有笔,就把吃饭的筷子磨尖了来代替;没有墨,就从衣服里抽出棉花烧成灰,滴上水当墨用,每副对联,都不是一个人写的。难友们都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所以,即使一个字,也是你一笔、我一笔地合作写成。那里面,有老年人苍劲的笔法,也有小孩子弯弯曲曲的字迹,还有的是妈妈抓住在狱中问世的小宝宝的手画出来的。别看条件艰苦,字体不一,可是,革命者用自己的心血,用多年压抑在心底的激情和热泪,用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和对胜利曙光的强烈向往,写出来的对联,却具有震慑群魔的巨大力量。看看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烈士的不朽遗作吧——

有一副对联,反映了人民革命排山倒海、迅速向前的形势: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有一副对联,反映了对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横额〕苦尽甜来

还有一副对联,用古人的诗句,嘲弄了反动派企图用监狱的铁锁锁住革命者的手脚,封锁革命胜利的消息,然而,他们的梦想破灭了: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横额〕大地回春

在一扇牢门上,还贴了一副既讽刺国民党监狱黑暗、又表现革命者乐观情怀的对联:

两个天窗出气;

一扇风门出头。
〔横额〕乐在其中

特务们看见了“乐在其中”的“乐”字,吓得发抖,要求换掉。难友们谐谑地嘲弄道:“那就把‘乐’字换成‘苦’字,‘苦在其中’,你看如何?”特务们哑口无言,只得慌慌张张地溜走了。

放风时间,牢门打开后,革命者们一边互相欣赏着各个牢门上的对联,一边表演节目。女牢的姐妹们,有的把红红绿绿的绣花被面拆下来,系在身上跳舞、扭秧歌,唱起了——

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着(哪)猪羊出了门。

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

春联啊,春联!你诞生一千多年了,只有渣滓洞的春联,才使你真正闪烁着春的异彩!

拆字联难倒纪晓岚

拆字联是中国联苑的一朵奇葩,它以汉字的拆合形式表现客观世界的某种情趣,十分俏丽,很惹人青睐。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这是一副拆字联。上联“此”同“木”合起来是“柴”,“山”同“山”合起来是“出”;下联“因”与“火”合起来是“烟”,“夕”与“夕”合起来是“多”。全联巧妙地表现了“每一座山上都出柴,每一个傍晚都是有炊烟”的自然景象,意思连贯,浑然一体。

拆字联也有那叫人望而生畏的绝对。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的才子纪晓岚,就被乾隆皇帝信口说出的一个拆字联所难倒。

乾隆皇帝下江南,一天微服私访,来到一家乡村茶馆小憩,从招牌上得知店主人姓“倪”。给皇帝和纪晓岚沏茶的是一位相貌非常美丽、待人非常热情的姑娘。乾隆皇帝便脱口夸赞道:“妙人儿(儿)倪家少女”,并且以此句作为上联,要纪晓岚对出下联。纪晓岚知道这是一个拆字联:“人儿”合成后面的“倪”,最后的“少女”合起来又正是最前面的“妙”。想来想去,想不出能够与之配对的下联来。据说纪晓岚在离开人世前,嘴里还叨念着“妙人儿倪家少女”。他大概是把没有对出下联而视为终生遗恨吧!

为您推荐

妙改对联

最近,河南省周口味精厂传出了一则改联佳话。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南阳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位诸葛先生语焉不详,于是后人们..

林大茂与叶梅开

相传,明末清初,有个长工的儿子叫林大茂,七岁就给地主放马,大茂聪明伶俐,却没钱上学读书,只好每天牵着马到学堂围墙外的草地上放牧,偷听先生讲课。长年累月,大茂已学得..

郑板桥对联趣话

郑板桥上任 郑板桥到山东潍县上任那天,潍县城内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迎接新任县官的到来。可是郑板桥来到衙门前没有进门,却吩咐手下人在墙上凿洞。一会儿工夫,墙上凿了十个..

解缙智斗曹尚书

嵌名联语说趣

嵌名,是对联中常用的一种组句技巧。它把某些人名或事物名称嵌入相关的地方,并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造成意中有意,以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它还常同别的遣词、组句技巧交互混..

苏小妹妙对故事

传说苏东坡有个妹妹,人称苏小妹。她博学多才,一心想配个才学出众的如意郎君。她的父亲苏老泉,便将年轻秀才们的诗送给她批点,让她挑选可意的人。遗憾的是,不知有多少秀才..

李调元巧对趣事

李调元巧对船夫对 清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乾隆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水道。著有《雨村曲话》、《雨村剧话》、《童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