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子”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进了三味书屋后,“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对课”就是对“对子”,这是私塾里启蒙教学中的必修课,是学习词语的一种方法。

有一次,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出了“独角兽”要学生对,有的对“两
头蛇”,有的对“九头鸟”,有的对“四眼狗”。寿老先生很生气,质问道:“‘独角兽’是麒麟,你那‘四眼狗’是什么东西?”鲁迅以“比目鱼”相对,寿老先生称赞说:“‘独’不是数字,但含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但含有‘双’的意思,可见是用心对出来的。”

郭沫若少年进的私塾设在一座古庙里。有一次,他和同学偷吃了和尚种的桃子。和尚责怪老师管教不严。老师很恼怒,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挖苦偷桃的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声称对出下联者免罚。郭沫若一听便说:“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连声叫绝,因为不仅对得工整,而且巧妙地用了典故。传说月中有蟾蜍,所以称蟾宫。旧时科举录取称“蟾宫折桂”。它表示郭沫若从小就有大志。

虽然现在我们不提倡对“对子”了,但作适当的练习,也是很有意义的。它有利于辨别词性。有利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好的对子还是激励自己奋斗不息的座右铭。李大钊同志自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励。周恩来同志早年自题“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上联表达自己与志同道合者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交友准则;下联提出自己既要读有字书,更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书”,要重视实践。短短一联,反映了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态度。再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枕书待旦学者梦,闻鸡起舞战士风”等,都是极有益的对子。

为您推荐

对对子不离老本行

有人说,一个作者的身世如何,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明或隐地总会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这话是有道理的。有一个对句不离本行的故事,可为这段话作注脚。 过去,江苏有一位老..

萧燧对联趣话

清朝乾嘉年间,广东有一个举人名叫萧燧。其人才思敏捷,不畏权贵。 一年,他看到新会县有一巨族门前,贴了一副炫耀门第的对联: 巷有几人?举贡、监员、进士; 家无别业:诗书..

鲁迅与对联

在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有一副挽丁耀卿联,收在《集外集》中。联云:“男儿死耳,恨壮志未酬,何日令威耒华表;魂兮归去,知夜台难瞑,深更幽魄绕萱帏。”此..

对联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郭沫若联评鲁迅

鲁迅与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他俩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与鲁迅曾有过不必要的误会,但他们更有同声相应之处,其情谊是真诚可见的。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

全中国痛挽民族魂

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中国最黑暗的岁月里,为光明搏击呐喊,终于为中国人民的进..

朱自清气节照人寰

1948年6月,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于8月12日因贫病交加,在北平不幸逝世。朱先生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毛主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