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嘉年间,广东有一个举人名叫萧燧。其人才思敏捷,不畏权贵。
一年,他看到新会县有一巨族门前,贴了一副炫耀门第的对联:
巷有几人?举贡、监员、进士;
家无别业:诗书、礼乐、文章。
萧燧见他们如此不知羞耻,便挥笔改写了对联:“巷有几人?化子、舞蛇、弄术;家无别业,琵琶、绰板、三弦。”这样一改,把那些高贵门闾给贬低了,使他们哭笑不得。
萧燧的春联写得好,每年的春节他的对子才贴在门上,便有人抄去了。
有一年的除夕之夜,他便写了一副对子贴在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那些大户人家的文人照例站在他的门外守候,那知,等了大半夜,原来是这么两句不吉利的话,没精打彩地溜回去了。
等这些人走了之后,萧燧才拿了纸笔出来,慢慢的把对联改为:
福无双至今年至;
祸不单行昨日行。
第二天,那些大户人家的人们经过他的门前,才知道被萧燧捉弄了。可是,又无话可说,只得以后不再搞“文抄公”的活动了。
为您推荐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悠久的历史。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将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现象,误认为是神鬼作怪。于是,便在春节时,用传说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
讽刺与幽默常常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讽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又带讽刺。对联中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人读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颐,有..
某地有个颇有点名气的老员外,是个秀才,平日里十分自负,言谈之中,连苏东坡也不在他眼里。有一年,正值他头房夫人六十大寿之时,听说苏东坡即将从这里路过,他想:何不趁此..
苏东坡有个朋友有意用难题考他,对他说:“我有个十分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如果你能用一顿饭的工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 苏东坡说道:“哪里要用一顿饭的工夫,如果是..
一日,苏东坡与黄山谷郊游归家时,时值红日西坠,但见晚霞似火,映红江面。黄山谷胸中涌上一联,便停步对苏东坡说:“想那曹子建当年七步成诗,成为千古美谈,你我三步一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