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部分,但是从音乐传统来看,它依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这里讲述的是整个朝鲜半岛的民族音乐。
(一)传统音乐的一般特点
1、音阶与调式
没有半音的 5 声音阶是构成朝鲜传统音乐的基础。按照其主音及音程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调式音阶。一种叫作平调:
谱例⑧平调
它相当于中国徵调式音阶,具有大调的性质。另一种叫界面调:
谱例⑨界面调
相当于羽调式音阶,小调特点鲜明。
以汉城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和以平壤为中心的西道地区的民间音乐常用平调,其旋律色彩比较明朗。不过当曲调下行时偶尔插入#fa 音以增加音乐的变化。南方的民间音乐常用界面调,其旋律进行较多起伏,情绪略带感伤,在一些说唱和器乐曲中界面调还常以加入 si 音的变化形态出现,不过象平调一样,si 这个色彩音也仅用于旋律下行中。除此之外还有少数角调式的民谣。
2、旋律特点
朝鲜音乐一个带普遍性的鲜明特点是旋律中常常出现 4 度和 2 度音程的接续进行,即
谱例⑩
这一特点由来已久,在南方的古老民谣《月亮啊,月亮》中已鲜明地体现出来:
谱例(11)《月亮啊,月亮》
当然这只是最有特色的旋律进行。在朝鲜丰富多彩的音乐中还有各种不同的音程结合样式,例如以 8 度、9 度大跳表现昂扬豪迈的情绪,以 3 度、4 度、 5 度的连续上行推进表现难以抑制的情感冲动,或者环绕调式主音或骨干音作螺旋式的上下移动,使音乐更加委婉曲折。
3、独特的节奏形态
朝鲜音乐中以“长短”这个词来表达节奏的意思,音符的长短来源于朝鲜语中音节的长短。
与其他东方国家的音乐不同,朝鲜民族音乐具有明显的 3 拍子的倾向,即使是 6/8、12/8、6/4 这些复拍子也是按 3 拍子的原则来处理的。以此为基础再加上强弱位置的不同安排,使音乐节奏变得更加富于变化。下面通过对 3 种 12/8 拍的长短进行比较看看朝鲜音乐节奏形态的丰富多样:
谱例(12)3 种 12/8 的长短的比较
古歌里长短:
中莫里长短:
曼长短:
在市民阶层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到 5/8、10/8、10/4 这类混合拍子。少数抒情歌曲中也有使用自由节奏的,例如京畿道的《长阿里郎》。
朝鲜音乐多使用行板速度,而一些民谣在行将结束时往往转为快板,慢板的乐曲极为少见。
(二)古典音乐
朝鲜传统音乐分为古典音乐(又名正乐)和民间音乐(又称民俗乐)两大门类,而古典音乐又包括用于祭祀和宴会的唐乐(从中国传入)、乡乐(朝鲜固有的)和军乐。
1、竹风流与弦风流
风流在这里指的是娱乐性音乐,其中竹风流是以乡笛为中心,而弦风流则是以玄琴为中心的多段体、联曲性音乐。演奏竹风流的乐队由乡笛、奚琴(擦弦乐器)、玄琴(形似中国古琴的拨弦乐器)、伽倻琴(与我国筝相似的拨弦乐器)以及唐笛、牙筝、杖鼓(又称长鼓)和大鼓等组成;弦风流乐队由玄琴、伽倻琴、奚琴、细笛、短萧、杖鼓等组成。竹风流多用作舞蹈伴奏,代表性曲目是《平调会相》和《与民乐》,这些乐曲是由合奏与齐唱段落连缀而成的。弦风流多用于节日喜庆和春游活动,代表曲目是《灵山会相》,它由 9 个段落构成,其中有一吟颂佛经段落很有特色。
2、宫廷典仪音乐
这类音乐主要属唐乐系统,原来全部用来自中国的唐乐器,现在则加入了大笒(管乐器)和奚琴等朝鲜传统乐器,在演奏这类音乐的乐队中还可以看到编钟、编磬和方响等中国古老的宫廷乐器,它主要用于过去帝王的祭祀、出行等场合,其曲目包括从中国传入的《步虚子》、《洛阳春》,朝鲜人自己创作的《保太平》、《定大业》等。
(三)民间音乐
在民俗乐中声乐占多数,大部分是劳动人民中广泛传唱的民歌,少数是在上层阶级和知识分子中流行的声乐体裁。
1、农谣
它是农民、渔民和家庭手工业者中传唱的劳动歌曲。按劳动方式可分为集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歌谣,彼此在音乐风格和演唱方式上有所不同。集体劳动歌谣多由领唱和齐唱两部分构成,喜欢采用将几首歌谣连在一起演唱的联歌体形式,速度由慢渐快,曲调风格由静至动。个体劳动歌谣抒情性较强,音域较开阔、旋律气息较长,不少是自由节奏的。
2、抒情谣
它在朝鲜民谣中流传面最广,生动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丰富感情世界,中心主题是歌颂爱情,以感人的旋律去表现人们在爱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些著名的抒情谣流传时代久远,经过不断锤炼,凝聚了朝鲜音乐中最有特色的精华。多数采用分节歌形式(一曲配多段词),但也有几首著名的抒情谣是通节歌,即把几段词连在一起配以一气呵成的曲调。抒情谣中可以常见到同名歌谣有多种变体的现象,最典型的是《阿里郎》,各地有数十首《阿里郎》,它们的内容相同,但曲调却差别很大,音乐相当富有当地的色彩。
3、风俗谣
它是一种从多方面反映民间世态风俗的歌曲,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常在节日娱乐和婚丧嫁娶等场合演唱。最有代表性的是轮舞歌,过去由青年男女在月光下边舞边唱,后来在其他场合也表演,其音乐轻松欢快,舞蹈性很强,代表曲目是《月亮,月亮》。童谣在风俗谣中也占很大比重,演唱时常伴随各种游戏动作。《跳绳》、《捉迷藏》、《捕蜻蜓》等都是流传很广的游戏歌。另外反映儿童日常生活的《采山菜》、《哄麻雀》等也极富情趣。童谣曲调短小、音域较窄,以级进为主,相当口语化。
4、歌乐
它是对过去在上层阶级和市民中流传的歌谣的统称,可分为歌曲、歌辞和时调 3 种。
歌曲与歌辞具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存曲调 20 余首,这些曲调是固定的,但为它们而填写的词有数千首。也喜欢用联曲的形式演唱。其音乐风格凝重,具有文人艺术的特点。主要曲目有《慢大叶》、《中大叶》等。
歌辞的音乐更富有民间抒情谣的特点,它采用通节歌形式,旋律有较多变化和装饰,喜欢用假声演唱,著名曲目有《竹枝词》、《相思别曲》等。时调的音乐与内容更为通俗,篇幅比较短小,音乐材料较单纯,朗诵性
强。
5、说唱——板嗦哩
它是一种故事情节完整的长篇叙事体裁,《春香传》、《沈清传》、《兔子传》等 5 个曲目从 18 世纪流传至今。其表演包括唱、说白和形体动作三个基本因素,其中唱占主导地位。它以形象鲜明的旋律咏唱韵文体的诗歌,揭示故事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其音乐多数采用羽调式的界面调,由鼓手以小鼓伴奏。说白则是以散文朗诵来叙说故事情节和人物间的对话,有的说白略带旋律性和节奏性。此外说唱者还通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来强化其艺术表现力。
6、散调
一种联曲体大型器乐独奏曲。最初由伽倻琴名家金昌祚创造,他的伽倻琴散调确立了这种器乐独奏体裁的基本模式,后来又相继产生了玄琴和大笒等乐器的散调。
散调通常由 4 段构成,每段相对独立。它们按照固定的长短节奏模式顺序排列。其音乐运用即兴、变奏、模进等方法发展,结构较自由,因此每位演奏者都可以随时给它注入新的活力,增添能发挥乐器性能和演奏技巧的新乐句和乐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