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乐器民族音乐

非洲大陆具有丰富的乐器资源,它是非洲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只能发出简单声音的响器,还是制作精良、可以奏出优美旋律的乐器,它们都从某个角度折射出非洲乃至人类乐器发展所走过的历程,而且从这些形态千差万别、功能各不相同的乐器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视到非洲各族人民的传统与习俗。因此在关于非洲音乐的研究中,乐器的探讨占有很大的比重。我这里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些最典型、分布范围较广的。下面我按乐器的发音方式和原理分成四大类来加以叙述。

(一)体鸣乐器

它是指那些以坚硬的物质为第一发声体、无需施以特殊张力或借助其他媒介发声的乐器。拍子板、干葫芦、木琴、簧片琴(散扎)等都属于这一类。根据演奏方式又可划分为几种类型。

1、摇奏体鸣乐器

这类乐器在非洲使用得非常普遍。干葫芦是其中一种。将葫芦晒干制成,手握其颈,上下摇动,籽粒碰撞其壁发声,现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沙槌就是模仿非洲的干葫芦制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容器式的,例如将石头、植物籽粒置于陶制、木制及编织的容器内通过摇晃发声。还有将贝壳、骨头、金属片穿成一串构成,它们或者可以用手摇奏,或者戴在演员的身上,随他们舞蹈或演奏其他乐器时的动作发出“哗啦”声。它们还可以绑在某件乐器上作为附属的响器。在埃塞俄比亚的教堂礼拜中还可以看到哗啷棒式乐器,即把金属圆片吊挂在木竿上摇晃发声,这种样式的乐器在古埃及的法老时代已有之,是有据可查的非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图 24)。西非许多地区都使用它。摇奏体鸣乐器常用于歌曲和舞蹈伴奏。还可以用它发出特定的信号,以召集居民、制造某种神秘的气氛和传递消息,有些地区还用它来驱赶啄食庄稼的鸟儿。

2、敲击体鸣乐器

这类乐器包括各种拍子板、响板、钹、锣、裂口木鼓以及木琴等,尤其是木琴分布范围极广。它有 3 种样式。第一种为容器式,即把一系列木琴键置于一个容器状的共鸣箱上,

图 24 埃塞俄比亚的哗啷棒式乐器

在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国家均可以看到这种木琴。第二种是把木琴键架在两根香蕉树干上,用插在树干上的小木棍固定琴键的位置,这种木琴常见于西非、中非和东非。第三种是把键悬挂在木架上,其下吊有许多干葫芦作共鸣器,多见于森林地带,称为马林巴(见图 25)。非洲木琴有的仅有 1~4键,但 10~22 键的更为多见,还有由 2~6 人演奏的大木琴。这种乐器既可独奏,也有 2~4 架的小合奏,还有 10~30 架的大合奏,此外还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图 25 非洲木琴(马林巴)

3、拨奏体鸣乐器

在非洲这类乐器主要是指一种用手指拨动弹奏的簧片乐器,通常被称作“散扎”或“姆比拉”。其结构是将一系列长短不一的细长簧片(木制或铁
制)分 1~3 排捆绑在一块木板上,并在其下装一木盒或干葫芦作共鸣体。图 26 拨奏体鸣乐器“散扎”

各地“散扎”的簧片数量不一,少者 5~7 根,多者达 30~40 根,常见的有 8~12 根,每根簧片发一音,可演奏各种旋律,如同时拨动两根簧,还可发出和声性的音响。由于该乐器多用两手的拇指演奏,所以被称作“拇指钢琴”。

4、刮奏体鸣乐器

它主要是指一种锉式刮奏响器,即将一根竹杆或棕榈杆刻成锯齿状,用另一根木棍或金属片来回刮,发出具有独特音色的噪音。也可用罐头盖子刮玻璃瓶,用葫芦刮木板,产生类似的音响效果。这种乐器既不能奏旋律,也不能提供有规律的节奏,只能制造某种持续的音响背景。

(二)膜鸣乐器

这类乐器是指各种形状的鼓,例如圆锥形、圆柱形、半圆柱形、高脚杯形、花瓶形等。它们大小各异,小者可用一手拿起来击奏或夹在腋下敲击;大者高达 1.5~2 米,直径达 0.6~0.9 米。既有双面又有单面的。双面鼓的两面均蒙有兽皮,有的粘在鼓身上,用钉子将皮膜固定住;有的用多根皮条扎紧。鼓身有的为陶制;有的用硬圆木雕成;还有的用干葫芦、汽油筒做成,总之大小合适的中空器物均可以作为鼓身。有的鼓身上还系有各种铃或金属片,击奏鼓膜时这些小器物会随之相互碰撞而发声。大多数鼓用手或木棍击奏,也有个别地区的鼓是通过摩擦来演奏的,例如加纳阿肯族的“埃特维埃”鼓就用一根小木棍摩擦鼓面发声。东非和中非的一种鼓是用湿手摩擦穿透鼓面的一根绳子或棍子使鼓膜振动的。有的地区还有由多个经过调音的平面鼓构成的套鼓,可奏旋律。这种鼓的鼓面上涂有蜡或树脂,以此调节音高。

(三)气鸣乐器

1、笛类

多用天然材料,如竹、植物茎、兽角、芦管制成;也有用经雕刻的木管或金属管制的;还有陶制的容器笛,象我国的埙那样。非洲笛子既有横吹也有竖吹的。音域较宽者有 4~6 孔,音域较窄的有 1~3 孔,还有的只能吹一个音。音高不同的单音笛可以组成一套,由多人演奏音域宽广的旋律。多孔笛子可作为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合奏及为歌曲伴奏。

2、簧管类

它的分布范围不如笛子那么广。在西非大草原可见到单簧管类乐器,一般用植物茎作管,吹口上有一叶片,管子的另一端可用手捂住以改变音高与音色。在伊斯兰传统较强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双簧管类乐器。

3、号类

在非洲用动物角和象牙做的号使用得相当普遍,也有用竹管与葫芦拼接而成的,还有少数地区用金属制的喇叭。它们的尺寸不一,长者有 1.5 米以上,短者只有 0.3 米左右。在扎伊尔还有一种木号,其吹口上方雕成人头形状。号可用来独奏和合奏,还可用于传递消息。

(四)弦鸣乐器

1、乐弓

它是在非洲大陆最为常见的弦乐器,有各种样式。最简单的是“土弓”,即把易弯曲的木棍一端插入土里,其上端系有一根弦,然后将弦向下拉紧并
将弦另一端也埋入土里,用石头压住,轻叩弦发声。另一种是“口弓”,即以嘴为共鸣体的乐弓,其发声原理是将弦的一段衔在嘴内,叩击弦时,口腔随击弦部位的不同而改变大小,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图 27)。除此之外还有用葫芦作共鸣器的乐弓、用小木棍摩擦弓杆而使弦振动的乐弓和以嘴吹动弓弦发声的乐弓等。

图 27 口弓

2、齐特琴类

它的特征是琴弦与面板相平行,其共鸣体与面板可以分离,如我国的筝。非洲最简单的齐特琴是单弦的树皮琴,它是从树枝表皮挑起一根纤维,并在其下塞入木棍将纤维架起作为琴弦的。将经过如此处理的多根树枝捆扎在一起便成为筏式齐特琴,每弦发一音,可奏旋律。还有一种扁平的条形

图 28 弓形齐特琴

齐特琴,有 3 根以上的弦张在琴面上,背面扎有一葫芦作为共鸣器。西非还有一种弓形齐特琴,5~6 弦系在呈 U 形的弓的两侧,底部亦装有葫芦共鸣器(图 28)。非洲所有的齐特琴都是拨奏的。

3、琉特琴类

它是一种弦与琴颈平行的乐器,有擦弦(如小提琴、二胡那样)和拨弦(如吉他、琵琶)两种演奏方式。擦弦式最常见的是独弦琉特,有埃塞俄比亚的“玛辛柯”,其形状类似阿拉伯的列巴布,木制菱形共鸣体下有一长支脚;分布于西非大草原的“瑞提”或“果盖”,它的共鸣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葫芦,以水蜥蜴皮蒙面,马鬃为弦;东非与中非的“塞塞”,共鸣体以竹筒或一段中空的木头蒙以兽皮制成,以植物纤维为弦。在坦桑尼亚还可发现 2 或 4 弦的这类乐器。拨弦式琉特的样式也因地区而异,共鸣体既有圆形也有细长的,弦数为 1~5 根不等。

4、竖琴式琉特琴

它的琴颈是直的,但所有琴弦不与琴颈相平行,原因是在共鸣体的皮面上立有一个两侧刻成锯齿状的琴马,弦分别架在这些齿上,所以与琴颈形成一定的角度。这种乐器在西非叫做“可拉”,弦数最多有 21 根(图 29)。

图 29 竖琴式琉特琴——“可拉”

5、竖琴

非洲竖琴的琴颈呈弓形,弦与共鸣体成一定角度,不用琴马,弦数 3~ 10 根不等(图 30),共鸣体为干葫芦或木制的。

图 30 非洲弓形竖琴

6、里拉琴

它的分布区域集中在东非,尤其是埃塞俄比亚。其结构特征是共鸣箱两边向上各伸出一根木柱,两木柱之间有一横梁相连,弦系于横梁上,一直延伸至共鸣箱的底边

图 31 埃塞俄比亚的里拉琴
(图 31)。埃塞俄比亚的“贝加纳”里拉琴有 8~12 弦,最流行的为 6
弦,叫做“克拉尔”。

非洲的弦鸣乐器特别宜于独奏和为独唱、诗朗诵伴奏,在一些地区也有与摇奏体鸣乐器和鼓合奏的。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