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 年卡瓦莱里(Emilio de’ Cavalieri,1550—1602)的一部宗教道德歌剧《灵魂与躯体》在罗马上演。这部作品把佛罗伦萨的单音宣叙风格介绍到罗马。之后,兰第(StefanoLandi,1590—1655)、罗西(Luigi Rossi,1597—1653)等罗马歌剧作曲家对早期歌剧发展作出贡献。
17 世纪中叶,一种宗教戏剧体裁——清唱剧(oratorio)出现。它源于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带戏剧性的歌唱祈祷,是一种与歌剧相似的音乐戏剧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与歌剧不同之处是戏剧题材是宗教或史诗,用拉丁文或意大利文演唱,多数清唱剧没有布景服装。它没有歌剧的舞台戏剧情节表演,剧情由叙述者来叙述,常常有令人思索的道德寓意。
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1605—1674)是 17 世纪中叶罗马重要的清唱剧作曲家,代表作品《耶弗他》、《所罗门的审判》等。
康塔塔(cantata)是 17 世纪初意大利的另一种声乐体裁。世俗内容,包括宣叙调、咏叹调、器乐伴奏的室内声乐形式,规模比歌剧小。后来德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宗教内容的康塔塔,并把它加入合唱。
为您推荐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