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期的戏剧创作

明治初期,在江户时代以来的歌舞伎和新派剧占绝对优势的时候,文学家中的坪内逍遥和森鸥外已经致力于戏剧的改革。坪内逍遥是小主界的领导人,也是剧坛和戏剧方面的先驱者,早在1883年,他就以净琉璃式的文体和语句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尤利乌斯、凯撒》,译本名改为《自由太刀余波锐锋》。逍遥不满足于所谓的“史剧”,企图创造历史性人物的性格,进一步对史剧进行改革。作为这一目的的实践,逍遥创作了新历史剧《一叶梧桐》和《杜鹃孤城落月》,另外还写了取材于镰仓时代的《牧人》。《一叶梧桐》和《杜鹃孤城落月》是描写十七世纪初叶德川家康推翻丰臣政权的历史故事的姊妹篇。丰臣家原姓羽柴,从1586年羽柴秀吉当了太政大臣以后才改姓丰臣。丰臣秀吉由于自己很有权势,野心勃勃,忙于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而在国内渐渐失去实权,在庆长三年(1598)病逝。临死时丢下了夫人淀君和六岁的独生子丰臣秀赖。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马上就策划夺取丰臣一家的权力。德川家康于1614年发动了“大阪之战”。年轻的秀赖和他的母亲淀君自杀,丰臣一家在1615年大阪夏季之战中全部灭亡。《一叶梧桐》所描写的正是1614年“冬季战役”之前丰臣家明显衰落的一片惨淡景象。剧情发生在大阪城内,以年轻的秀赖和娇媚的淀君为中心,并穿插了可怜的少女蜻蛤和白痴少年银文丕的恋爱故事。蜻蛤这个人物在许多地方都很象《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雅。这个剧本在艺术上取得很大成就,它在复杂性格的描写、情节结构、戏剧语言等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这部作品对当时的戏剧创作影响很大。《杜鹃孤城落月》是《一叶梧桐》的续篇。它所描写的是大阪城陷落前夕,淀君知道了人质千姬逃跑以后神经失常,最后淀君和秀赖母子被迫自杀的场景。剧本多方面刻划了淀君的性格,充分体现了逍遥的历史剧创作主张。

逍遥是英国文学专家,他对莎士比亚研究的造诣很深,翻译介绍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并在创作中加以模仿,后来甚至试图模仿西方的歌剧,开创音乐剧。

森鸥外也给戏剧文学带来了新风,他除了翻译许多古典和近代戏剧外,还写了《玉匣两浦岛》、《日莲上人街头说法》这样的叙事诗剧,他对新派剧的伊井蓉峰寄予很大希望,让伊井演出了自己的作品。

尽管在明治初期的二十年里,有不少热心于戏剧改革的人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戏剧创作始终没有脱离旧的戏剧形式。在明治二十年的戏剧文学中,
必须提到的剧作家应是北村透谷(1868——1894)。明治二十年代初期,以北村透谷为代表的一些进步青年受到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拜伦(1788——1824)的强烈影响,从而兴起了一场浪漫主义运动,北村透谷在创作思想上深受莎士比亚和拜伦的影响。明治二十二年,他写了诗剧《楚囚诗》,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两年以后,写了三幕八场诗剧《蓬莱曲》,这是日本最早的诗剧。

《蓬莱曲》的创作,明显地受到拜伦的《曼弗雷特》和歌德的《浮士德》的影响。剧本主人公柳田素雌、怀着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到了灵山绝顶,又遇到了大魔王,与之搏斗,最后离开了爱人露姬,投到万丈深渊而死。全剧充满着奔放的热情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一个在政治上失败后的青年的激动心情。

北村透谷是在政治运动中碰了钉子以后,又抱着极大的精神解放的热情进入文学界的。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这种热情并不能为生活寻找到正确的出路,因此他的急进浪漫主义又常常伴随着深重的悲观厌世思想,最后终于经不住精神的苦闷和疾病的折磨,以自杀结束了他的一生。

明治三十年代的后半期,进入了新派剧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除演出了坪内逍遥的《一叶梧桐》等几部著名的新历史剧和其他创作剧而外,还演出了几部根据小说改编的剧本,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德富芦花的《不如归》、菊池幽芳的《同胞姐妹》、《自己的罪》等。

为您推荐

二十世纪初期的戏剧创作

明治前期这三十年的戏剧革新,为新剧的诞生创造了有机的条件。但那时的戏剧创作仍是歌舞伎剧本占着主导地位。欧洲近代话剧的翻译和介绍,有不少还是按照歌舞伎的风格进行改编..

戏剧作家的创作

明治末期的戏剧中,歌舞伎和新派剧还占着主导地位,但新派剧的创作同样也受着欧洲近代戏剧的影响。1907年,新派剧作家佐藤红绿(1874——1949)创作了社会剧《响彻云霄》,中译名..

白桦派的戏剧创作

从明治进入大正时期以后,许多小说家也开始写起剧本来。在这个时期里,影响最大的是以武者小路实笃为代表的白桦派作家的作品。 白桦派文学,也被称作人道主义文学或新理想主义..

新现实主义戏剧

无产阶级戏剧的繁荣

正当筑地小剧场分裂之时,无产阶级的左翼剧场开始繁荣。左翼剧场同人有久板荣二郎、村山知义、小野官、仿野硕、佐佐木孝丸、千田是也等人。 1928年来,纳普改组,确立了作为纳普..

印地语戏剧戏剧的开拓者——帕勒登杜

印地语中的剧本创作比较晚。十七世纪早期有《罗摩衍那大剧》,十八世纪中叶有《幻境的骗局》,两者都是诗剧。十九世纪上半叶,也可以打到一些材料,但多是对话体的诗歌缺少戏..

二十世纪的印地语戏剧

十九世纪下半叶,帕勒登杜开始了印地语戏剧创作,曾经兴盛一时。这以后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剧作家,但无新的起色,直到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走上剧坛,才打破了沉寂的现状,活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