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索尔·富加德是阿非利肯人和英国人的混血儿,在伊丽莎白港长大成人。1957年,他第一次涉足剧坛,在开普顿组建一个实验剧团。一年后,他在约翰内斯堡土著专员法庭办理违犯“通行证法”案件,这番经历导致他以他在法庭见到的非洲人的不幸处境作为基础写出几个剧本。他的第一批作品《无用的星期五》(1958年演出,1974年发表)和《诺戈戈》(1958年演出,1974年发表)是以约翰内斯堡的黑人“居住区”索非亚城为背景,专门为他在1958年组建的多种族剧团写作的。第一个剧本写的是黑人函授学生:他发奋学习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由于碰上一个敲榨主义者而中途断送了一切。《诺戈戈》以一个妇女开办的“无证酒店”为背景:女主人希望同一个有事业心但又天真的推销员结合,但由于她曾是一个矿工的姘头,结
果使她追求幸福的希望落空。
出自富加德手笔并获得国际承认的第一批作品是“伊丽莎白港剧作”:《血结》(1961年演出,1963年发表)、《哈罗和再见》(1965年演出,1966年发表)和《博斯曼与列娜》(1969年演出和发表)。《哈罗和再见》和《博斯曼与列娜》是为巨蛇剧团写作的。巨蛇剧团是富加德应伊丽莎白港“黑人居住区”一些有希望的黑人演员的要求在1963年组建的一个剧团。这些剧本的人物很少:两、三个人物在紧张而痛苦的时刻面面相对,从而揭示了不可能被反人性的种族主义环境所完全灭绝的人道精神。《血结》写的是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他们都为一个农庄干活,省下钱以便得到自由。深黑皮肤的叫扎卡里亚赫,得知他在报纸广告栏里发现的“笔友”原来是一个白人警察的妹妹;莫里斯肤色浅得很,满可以冒充白人“混过去”,他认识到农庄之梦是无望的,但是把他同扎卡里亚赫联在一起的与其说是个“血结”倒不如说是他们之间的爱。《哈罗和再见》则是三个剧本中表现最绝望的一个,写的是兄妹俩等待父亲的去世以便得到一笔遗产,可是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遗产。《博斯曼与列娜》的主要人物是一对“有色人”夫妻,因为他们“进步”,威胁了他们所在的棚户区,所以落得无家可归,只得在路旁搭起帐篷住宿,相互指责训斥。直到一位年老的非洲人突然摔死在地上,引动了列娜的恻隐之心,她才住口。
1967年,富加德和他的黑人演员,在波兰实验戏剧导演杰齐·格罗托斯基的影响下开始实验即戏剧。结果,富加德创作两个剧本作为开端,并且亲自导演约翰·凯尼和温斯顿·恩特绍尼即席创作对话的程序;而两个剧本的组织结构和确切意义则出自演员们的内心体验。富加德称赞他们是剧本《西兹韦·班西死了》(1972年演出,1974年发表)和《这个岛》(1973年演出,1974年发表)的共同“设计师”。这两个作品避免了道德训教法的陷阱,因为题材(分别表现了“通行证法”和罗本岛政治犯监狱)即构成一种真正的危险,把两重性的真人,即演员和他们扮演的角色所承受的真正的社会磨难改变为艺术性的因而具有深刻意义的戏剧结构形式。
富加德最近的作品使用了传统的艺术加工方法,但是《迪米托斯》(1975年演出,1977年发表)则是以艾伯特·加缪笔记中寥寥几行字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一个大胆实验。在这里,富加德第一交放弃了南非背景。迪米托斯是一个著名的工程师,自我流亡到一个不具名国家的偏远省份,拒绝返回“城市”,让自己的感情系在对其侄女的乱伦的爱慕上。侄女的自杀,终于使他同他的内疚,他的不负责任和他的存在主义的困境达成妥协。
富加德的特殊贡献在于他集中描写了种族隔离的牺牲品,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戏剧模式和戏剧语言,既适应当地表达方式和多语种的需要,又符合西方戏剧和标准英语的要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