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喜剧和古希腊悲剧一样,也起源于祭祀酒神时表演的民间歌舞。古希腊农民在葡萄收获时节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人们化装成鸟兽,举行狂欢游行和表演欢乐的歌舞。这种表演形式便是
后来喜剧的雏型。
“喜剧”一词在希腊文里为komoidia(科摩狄亚),意思是“狂欢歌舞剧”。是公元前六世纪初,希腊梅加腊喜剧的前身。一种描写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的滑稽剧,这种剧有时讽刺个人。据说,梅加腊人苏萨里翁曾于公元前580年至564年之间把梅加腊滑稽剧介绍到雅典乡区伊卡里亚,这种具有诗的形式和戏剧合唱队的滑稽剧。这就是原始的喜剧。由此可见,喜剧的起源比悲剧(公元前六世纪末叶)早得多。
公元前六世纪末年,雅典人第一次在酒神剧场表演由苏萨里翁介绍来的“喜剧”。直到公元前487年,雅典城才在酒神大节上正式上演出喜剧。(悲剧是在公元前534年第一次正式上演的。)喀俄尼得斯在那一年的喜剧比赛中获得奖赏,他是第一个正式被承认的喜剧诗人。到了公元前441年,雅典又开始在勒奈亚节上演喜剧。
古希腊喜剧取材于现实生活,情节是虚构的。同悲剧比较起来,喜剧中的人物比悲剧多一些,但同时说话的人物一般也限于三人。喜剧采用日常语言。合唱队在喜剧中不及在悲剧中重要。队员是二十四人,往往分成两个小队,各自代表斗争的一方。喜剧越往前发展,合唱队越显得不重要,队员人数也逐渐减少,到后来只剩下几个人。其他如服装,道具等也比较复杂和多样化。喜剧中的时间和地点也可以有较多的变化。总的说来,喜剧的创作方法比悲剧自由得多。
由于历史发展的情况前后有所不同,古代希腊喜剧的面貌不断变化。因此有早期喜剧、中期喜剧和后斯喜剧之分。早期喜剧产生于雅典的民主时代,丰富的政治生活给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因此早斯喜剧多半是政治喜剧。作者可以指名道姓辱骂或讥讽政府当局或其他显要人物,这是早期喜剧一个非常突出的创作特征。随着民主政治的衰落,古代希腊喜剧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中期喜剧大都以戏弄宗教或哲学为其主题,家庭问题和爱情问题也多少有所涉及。它有时也批评政治生活,但这不占重要地位。后期喜剧则一般以爱情和家庭关系为主题,脱离政治,不重视社会矛盾,把创作局限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琐事之中。
古希腊喜剧的分期是:公元前487年至公元前404年为早期喜剧;公元前404年至公元前322年左右为中期喜剧;公元前322年至公元前120年左右为后期喜剧。
早期喜剧由于享有充分的批评自由,因此能对政治、社会、宗教、道德、文学、哲学等采取讽刺和批评的态度。政治上的权势人物和社会上的著名人士成为受攻击的主要对象,因此喜剧受到这些人的反对。公元前416年颁布的叙刺科西俄斯法案,剥夺了喜剧的批评自由。早期的喜剧除了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外,还有神话剧和世态喜剧。
早期喜剧的结构比较松散,主题思想主要在“对驳场”中表现,对驳场是喜剧的核心。斗争的一方获胜后,是一些欢乐的场面,显示胜利的成果,
最后以宴会或婚礼结束。早期喜剧中有“插曲”,合唱队队长往往在插曲中代表诗人发表政治见解和个人牢骚,剧中人物有时候也代表诗人说话。
早期喜剧有许多作家。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了三大喜剧家:克刺提诺斯(公元前484?~419?)、欧波利斯(公元前447?~411?)和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是三大喜剧家中最杰出的喜剧诗人。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公元前385?)“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约生于公元前446年的雅典库达忒奈翁区,族名潘狄俄尼斯。据说,诗人的父亲腓力从雅典的盟邦罗得岛迁居雅典,并在雅典取得公民权。阿里斯托芬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希腊文学艺术十分熟悉。他交游很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他的好朋友。阿里斯托芬的第一出喜剧《宴饮者》(已失传)于公元前
427年上演,得次奖。阿里斯托芬一生共写了四十四出喜剧,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十一部。他有三个儿子,他们叫腓力、阿刺洛斯和尼科斯特刺托斯。诗人的最后两出喜剧:《科卡罗斯》和《埃俄罗西孔》,是替阿刺洛斯写的,他想把二儿子作为一个喜剧诗人介绍给雅典人。后来,他这三个儿子都成了中期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约死于公元前385年,柏拉图为友题写的墓志铭是:
美乐女神在寻找一座不朽的神殿,他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题材涉及当时一切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反映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危机时期的思想意识。阿里斯托芬从雅典自耕农和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坚决反对雅典和斯巴达发生内讧。他希望人民当家作主,不要“叫人牵着耍”。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阿里斯托芬不满意他的内政外交,因此不断地对他进行尖锐的攻击。这在《阿卡奈人》和《骑士》中表现得最突出。
《阿卡奈人》的创作背景为:已经持续了六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整个希腊笼罩着战争气氛,人们正在遭受巨大的苦难,渴望和平。遭受战争创伤的阿卡奈人只知道斯巴达的军队蹂躏了他们的田园,却不知道战争的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因此,他们在公民大会上不允许任何人谈媾和之事,极力主张复仇。勇敢机智的阿提卡农民狄开俄波利斯也参加了大会,他反对阿卡奈人的主张。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一半人主张同斯巴达议和,另一半人仍旧坚持战争。主战派的将领拉马科斯奉命迎战斯巴达,主和派的代表狄开俄波利斯则去参加象征和平的“大酒钟节”宴会。结果,拉马科斯身负重伤,大败而归;狄开俄波利斯却喝得醺醺大醉,扬扬得意地回来。这一鲜明的对照,体现出阿里斯托芬和平远远胜于战争的观点。
《骑士》是阿里斯托芬最尖锐、最有力的政治讽刺剧。在剧中刚刚获胜归来的克勒翁被阿里斯托芬比作德谟斯(意即“人民”)的家奴,这家伙不但欺骗主人,还压迫另外两个家奴——尼喀阿斯和狄摩西尼。诗人安排一个腊肠贩揍他一顿,并且夺去他的管家职位。腊肠贩在获胜之后,从一个投机分子变成一个正派人,把昏庸的德谟斯放在锅里一煮,使他返老还童。阿里斯托芬这样安排结局是想使雅典人恢复抗击波斯侵略时的爱国精神。这是他对雅典公民的希望。
阿里斯托芬以挽救城邦、教育人民为自己的责任,他坚决反对内战,抨击雅典战争的煽动家是个“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因此他的喜剧具有严肃的生活目的,作品的斗争性很强。诗人还怀念雅典早期民主政治,企图恢复马
拉松精神和传统道德,这些都是相当守旧的。阿里斯托芬塑造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努力,使奴隶在喜剧中初次占有了重要地位。阿里斯托芬还把一些抽象的概念人格化,比如,他把战争喻为一个咆哮之神,和平化作一个美丽的女子,财富象一个盲目的老人,贫穷用一个可怕的妇人来象征。他还把雅典将军拉刻斯化为一只偷吃西西里干酣(公款)的狗。阿里斯托芬还能用夸张手法以产生喜剧效果,他的喜剧人物都是一种类型,只具有外表上的特征,内心世界没有被揭示出来,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不明显。作品的结构也很简单、松散,但是剧中穿插的短剧却很有新意。诗人的想象力丰富奇特,风格多样化,喜剧中严肃与诙谐总是交织在一起。阿里斯托芬还惯于采用民间朴素的语言,城市的优雅词句不时穿插其间,剧中有诗。德国诗人海涅说:“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象童话中的一棵树,上面有思想的奇花开放,有夜莺歌唱,也有猢狲爬行。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对后世的文学影响很大,他被称为“古希腊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