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化恶为善的乐园

五幕剧《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喜剧珍品之一,其中的一些角色如试金石、杰奎斯和罗瑟琳等成为莎剧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形象。

这出戏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表达了人们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剧情大致是这样:某一公国的最高统治者公爵有个弟弟叫弗里德里克,他因为私心和权欲狠毒地发动政变,强占了哥哥的宝座。公爵被流放,有不少人跟随他来到亚登森林。公爵的女儿罗瑟琳与她的堂妹,弗里德里克的女儿西莉亚自小要好,为了陪伴她,留在宫中。男主人公奥兰多父亲早死,由大哥奥列佛照顾。奥列佛心胸狭窄,觉得这个弟弟将来会妨碍他,故百般虐待,不给他钱,也不送他去受教育,整天把他关在家里象圈一头牛。奥列佛找个机会,怂恿奥兰多与官廷拳师比武,期望他在打斗中毙命,他也就解脱了抚养之责。不想奥兰多勇力过人,在比武中得胜。不但如此,他因为天性善良,虽未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也自有高尚文雅的仪表。宫中两姐妹也出来观看比赛,罗瑟琳和奥兰多一见钟情。但立即被迫分开。弗里德里克对罗瑟琳在宫中很感厌烦,觉得她好象公爵的影子一般,就找个借口将她流放。罗瑟琳只好去投奔在森林中生活的父亲。西莉亚因为舍不得和她分开,决定与她同去。为了路上安全,罗瑟琳女扮男装,改名盖尼米德,就这样,一路上也遇到不少困难。那一面,奥列佛见一计不成,更加痛恨奥兰多,准备用更狠毒的手段处置他。他家的老仆人偷偷报告了奥兰多,两人一起逃出,到森林中避难。在路上他们和两姐妹相遇。但因为罗瑟琳化了装,奥兰多没有认出她。罗瑟琳自然认出了他,而且见他思念自己的样子,就设计好好考验了他一番。

他们在森林中游荡着。不久,奥兰多的哥哥也被流放,在森林中,遇上毒蛇和母狮,生命危急,正巧奥兰多赶来,他不记前嫌,救出哥哥,自己却受了伤,奥利佛深受感动也深自愧疚,后悔从前那样对待弟弟。他们的手足之情从此愈加深笃。奥利佛爱上了西莉亚。后来他们找到了公爵,得到允许,双双成婚。

篡权者弗里德里克对公爵越来越不放心,害怕公爵手下聚的人多起来会东山再起,遂决定亲率军队,去林中将他们剿灭。但在路上,遇上一位聪慧而又高尚的隐士,力劝他放下屠刀,皈依基督。他幡然悔悟,请回公爵。兄弟和好如初。

剧中所有人物的结局都令人满意,正如剧名所示,ASYoulikeIt,天遂人愿,每人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莎士比亚在剧中虚构了一个理想乡亚登森林,他把不愉快的东西排除在这个理想乡之外。在现实生活中,且不说这样的幽静所在难以找到,即便有,也早被世俗的奸诈和铜臭污染破坏得一塌糊涂了。作者特别强调两个世界的对立,一个是尔虞我诈为了权力和金钱而不顾一切的俗世社会,一个是代表正义与和谐的亚登森林。这两个世界既对立又互有联系,剧中几乎所有角色都在这两个世界间活动,或者更确切一点说,大家都是从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皈依。从这个意义上人们称《皆大欢喜》为“田园喜剧”。我们见到这个名称会自然地想起中国古代的田园诗,陶渊明、王维隐居山野,悠然自得,摆脱尘俗的纠缠。在莎士比亚时代,田园喜剧很盛行,但大多数作品过于做作,写一些高雅的千篇一律的抒情诗句,人
物也都过于虚无缥渺,非人世所有。莎士比亚的理想乡离尘世并不远,而且是尘世的一种连续,人物都是从尘世中涌入,所以更具有现实性。其中人物经过苦难的磨炼更加坚强,内心平静,道德高尚。他们的力量是如此大,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一经他们点化,就改邪归正,重新作人。由此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在这出戏中自有其严肃的目的,即宣扬道德的感化作用。

因此,他并不掩饰现实的不完满甚至残酷,相反,他有意识地多写现实中阴暗的一面,为的是最终以理想来改造它。这阴暗由一系列流放组成。篡位公爵流放了哥哥、侄女,实际上也就是流放了自己,因为如果哲理一点说,他是把自身中美好善良的一面流放到亚登森林中,剩下恶的一部分,时时受来自亚登森林的威胁,因为那善的代表很得民心,使他恐惧,使他只好一步步更恶毒地去扑灭善良。这一点还有一个证明,就是他在放逐侄女的同时,也放逐了自己的爱女。经作者的安排,他最终放逐了自己,找回善的一面。

那么森林中的人怎么样呢?因为巧遇,年轻人可以继续他们的爱情。这是苦难中的一种安慰。但他们的生活中更多饥饿、忧伤、愤怒以及来自大自然的其他种种不友好的表示,虽然大自然也赐给他们睡眠、美食、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他们有的是时间咀嚼品味凄凉的人世和淡薄的人情给他们的痛苦。正是这些痛苦,作为人生中纯真的东西,生命的必要因素,使他们得到了升华。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莎士比亚往往在喜剧中安排一两个小丑,插科打诨,逗人发笑。在这出戏中,作者安排了两个这样的人物,一个是试金石,一个是忧愁脸杰奎斯,他们担当的任务比一般的小丑要多。试金石满口俏皮话,冷嘲热讽,动辄大开玩笑,但好象都大有深意,有时候也作一些哲学思考,实际上是一些老生常谈。他妙语连珠,说个不停,把现实的残缺同他们的处境比喻得贴切生动,显示出他的机智和识时。而杰奎斯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满脸愁容。他的出场安排得很隆重。先通过别人的叙述,给观众一个初步的印象。说他躺在一棵橡树底下,有一只可怜的失群的牡鹿中了猎人的箭,倒在林中溪水边喘气。见到这番情景,他悲从中来,大发感慨,想到他们这一班人的遭遇,作了许多生动的比喻。看见鹿在溪水边流泪,眼睛淌进奔流的小溪,他就说:“可怜的鹿啊,你就象世人立遗嘱一样,把你所有的一切给了那已经有得太多的人。”他和奥兰多都是被长兄赶出家门的。看见那只鹿孤苦地躺在地上,被同伴遗弃,他叹道“不错,人倒了霉,朋友也不会来睬你了。”不一会儿一群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的鹿跳过来,并不照顾这个受伤者,杰奎斯愤愤地说道:“嘿,奔过去吧,你们这批肥胖而富于脂肪的市民们,世事无非如此,那个可怜的破产的家伙,瞧他作什么呢?”然而这只鹿是谁射杀的呢?正是他们这群被逐者,杰奎斯继而咒骂乡村、城市和宫廷里的一切,甚至骂他们这种生活,说这群被放逐者也是篡位者、暴君或者比这更坏的人物,因为是他们到大自然里来惊抚了这里的居民,而且还伤害它们。

公爵称赞他有见识,很愿意跟他在一起讨论人情和世事。实际上他本来是公爵身边的一个弄臣。由于现在的苦难,大家有了平等心和平常心。第二幕第七场,公爵等人与奥兰多等相遇时,大家同为沦落人,对人生大发感慨:

公爵我们可以看到不幸的不只是我们;这个广大宇宙的

舞台上,还有比我们所演出的更悲惨的场景呢。

杰奎斯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
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为七个时期。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象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然后是情人,象炉灶一样叹着气,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胡须长得象豹子一样,爱惜着名誉,动不动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一样的荣名。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里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他这样扮了他的一个角色。第六个时期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钟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袋;他那年轻时候节省下来的长袜子套在他皱瘪的小腿上显得宽大异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变成了孩子似的尖声,象是吹着风笛和哨子。终结着这段古怪的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忘,没有牙齿,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

剧中罗瑟琳,是这出戏真正的主角。她温柔、聪慧,大胆自信,很有主见。她被流放后,女扮男装,带着妹妹在森林中流浪,妥善地应付一切复杂的局面。她的这种性格突出地表现在与奥兰多的恋爱上。林中相遇,奥兰多没有认出她来,她借助化装的便利,试探奥兰多是否真诚,因势利导,加速了他们之间恋情的成熟。她这种主动性是不多见的。

莎士比亚对青年男女间的爱情有深切的观察和研究,对其心理刻画堪称一绝。第三幕西尔维斯与菲苾,再加上女扮男装的罗瑟琳之间的爱情戏耐人寻味。西尔维斯对菲苾起了单相思,恳求这位姑娘不要冷眼讥笑他,说那眼神是杀人的刽子手。菲苾答道,眼睛本来是最柔弱的东西,见一丝微尘就会胆小得关起门来,居然也会被人称作暴君和屠夫,太夸张了吧。她这么说着就抡起白眼,瞧着西尔维斯,看是否能伤害他。对方也并没有昏倒。可是不一会儿,罗瑟琳来了,看到西尔维斯这么受欺负就打抱不平,指斥这位姑娘对人太冷淡。菲苾倒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她,请求她骂上整整一年,说她宁愿听这样的骂,也不愿听一句西尔维斯的恭维。她近乎痴迷地自言自语道:不要以为我爱上他,虽然我问起他;他只是个淘气的孩子,可是倒很会讲话,但是空话我理它作甚?然而说话的人要是能够讨听话的人的欢喜,那么空话也是很好的。他是个标致的青年;不算顶标致。当然他是太骄傲了;然而他的骄傲很配他。他长起来倒是个漂亮的汉子,顶好的地方就是他的脸色;他的舌头刚刚得罪了人,用眼睛一瞟就补偿过来了最后他对人说要写封信挖苦这个少年一番,结果在那封信上却写着:告诉我你的青春年少,肯不肯接受我的奉献,把我的一切听你调遣,否则就请把拒绝明言,我准备一死了却情缘。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到处透露出对人性的洞达。而该剧中罗瑟琳女扮男装则为诸多误会和奇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种技巧莎士比亚多次使用,在《第十二夜》中,运用得更纯熟。

为您推荐

《第十二夜》——欢乐极兮

《第十二夜》写于1600年,此时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已达到成熟期,而他的思想,也正由早期的乐观昂扬转向悲观沉郁。该剧在为我们提供研究莎士比亚思想转变的很有价值的材料的同时..

莎士比亚悲喜剧

悲喜剧这个提法不免有些疑问,如果是喜剧,如我们前一章所说,总须有一个较美满的结局,青年男女虽历经磨难,可也终成眷属。如果是悲剧,我们在下一章中就会看到,结局悲惨、..

《终成眷属》——幸福的代价

《终成眷属》虽然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来之不易,所费的周折不是常见的“好事多磨”,而是近乎残忍的折磨,其中人物为得到幸福所使用的手段使人看了很不舒服。 其不同于以往..

《一报还一报》——善恶纠结

莎士比亚悲剧

悲剧在西方戏剧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代,那就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根据那时代的悲剧实绩总结出来的理论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完整的、伟大的、可能的行为的模..

《罗蜜欧与朱丽叶》——爱与仇

《罗蜜欧与朱丽叶》大约写于1594或1595年,那正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繁盛期。在以往那些喜剧作品中,爱情得到热烈的赞美和温情的呵护,在这出戏里,年轻男女的爱情更深更瑰丽,但..

《裘力斯·凯撒》——政治与人性

这出戏写的是古罗马共和国时代发生的故事,以描绘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而闻名。公元前四十四年,“前三人执政”之一的裘力斯·凯撒大权独揽,有心称王。2月15日这天,在庆祝战胜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