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水粉法

水粉色和水彩色的颜料成分基本是相同的.水粉色不透明,有较强的遮盖力,而水彩色则相当透明。

绘画实践告诉我们:颜料的透明与不透明性,都是相对比较而言.就水粉色本身的不透明度也有不同的差别.白、土黄、粉绿、钴蓝、黑属于比较不透明,而柠檬黄、曙红、玫瑰红、翠绿、群青、普蓝等色的遮盖力相对就比较差,略有透明感.其余各色的不透明程度,处于两者之间。

水粉色的性能可薄可厚,能粗能细,又具有较强的遮盖力,所以它的表现力也是很丰富的.湿画时如水彩一般水色淋漓,绚丽多彩;厚涂时犹如画油画一样雄厚刚劲,形体坚实。

水粉画的作画步骤和水彩画基本相同,只是水粉颜色含有较多粉质,暗部比较透明的颜色如果复加在明部厚底上,效果极差,而且容易画脏.所以一般水粉画总是从暗部着手,先浓后淡,由暗画到亮。

用色的厚薄,是指水与颜色的比例.一般先用较薄的色彩勾线和画背景,画出大体明暗和色彩关系,随着画面的不断深入,颜色也逐渐加厚.薄与厚也是相对的,堆得过分厚,颜色易脱落;过分薄易变色,缺少光泽感和分量感.当技法熟练时,也有一开始就画得厚的.一般的规律是明处厚,暗处薄;近处厚,远处薄;实处厚,虚处薄。

水粉技法中有两个用色问题,必须注意:一是粉气;二是变色。

水粉的白色,又称白粉,包括锌钛白、锌钡白.是浅色调的必备色.提高色彩明度的重要途径,即是调和白色.但是,白粉使用过多,或不善于控制使用白色,将会给画面带来粉气病,使画面苍白无力。

纠正的办法在于充分认识白粉的性能,控制使用白粉,尽量做到少用或不用.淡处用了,浓处就不用;明处用了,暗处就不用.尽量以淡色调和淡黄、柠檬黄、土黄、湖蓝、淡绿等色来替代白色.尤其暗部浓重的深色以不调白粉为好。

水粉干后变淡是普遍规律,作画时能预料这种变淡的效果,在把握明度和色相上就有了分寸。

但是,一部分水粉色在相互调和后,都会改变寻常干后变淡的规律,而成了干后变深.如果黑加白,这块灰色就要比湿的时候深得多.又比如玫瑰红加白,这块浅红色即使干透后,还会慢慢地不断地泛出红色。

上述两变,原因皆在颜色的本身。

因为黑白两种色的颜料本身成分不同.黑分子轻,浮在上面,白分子的颗粒重,沉在下面,所以这种灰色干后偏深。

大多数颜料的成分是由有机、无机和矿物质组成,性能较稳定.而玫瑰红是直接性染料,有较强的泛色性能(又称咬色).就是说,虽然玫瑰红本身的颜色干后仍淡,但是和其他颜色混合,尤其加白粉冲淡后调成的浅红,这种红即使用再厚的白粉也遮盖不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明亮的浅色调须避免用玫瑰红调和.其他如紫罗兰、青莲等色和白混合后,也有泛色的性能。

为您推荐

水彩画夹色法

传统的水彩画,为了追求透明、轻快、亮丽、洒脱的艺术风格,有忌用白粉、黑色之说.对初学者来说,严格基础训练,避免画面出现脏乱、粉气、黑色之弊端,颇有道理.但实际上英国水彩画..

水彩画夹油法

调色时,加入少许的松节油(其他油类也可),则油水始终若即若离,既不能融洽地溶为一体,又你我相间,形成无数块块点点,拥在一起.这种夹油的水彩色,画在纸上,呈现出点点斑渍,粗糙而稚拙..

水彩画丙烯法

也称压克力水彩画.丙烯画颜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最新贡献.它不同于传统颜料,是一种可塑性的胶状体.虽然丙烯色像水彩一样,仍然以水来调和,可是当它干了以后,就成了坚固而柔韧的..

水彩画渲染法

水彩画漏洗法

水彩画洗擦的方法也是一项基本功.水彩画颜料的透明性能决定了把淡颜色加在深色上是没什么效果的.如果一定需要在深底上画淡色,只有洗出白地作画.但用水彩笔洗颜色,费功费时..

水粉画技法

艺术表现的方法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每个艺术家成长的过程进行分析,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无法乃至法,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似漫..

水粉花卉(花的画法)

1.花的基本结构 自然界的植物品种成千上万,花的形态式样也难以数计.就常见的花卉,归纳起来以球形、半球形、喇叭形等为多见.球形的花如睡莲、荷花、牡丹、大丽菊等,这些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