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下笔轻利”到“黄家富贵”

在工笔人物和青绿山水成熟并兴盛起来的唐代,工笔花鸟也渐渐脱离了南北朝时期的萌芽状态而走向成熟,开始发展成为专门的画种。

工笔花鸟画的特点是,用精细的线条勾画出花鸟的外轮廓和花瓣、花蕊、叶筋,鸟羽、鸟喙和鸟爪,而后“随类赋彩”,根据花鸟本来的固有色填染浓丽的色彩.至于花木的枝干,则有双勾染墨涂色,或用粗笔浓墨直接画成两种方法.后期画家们又发明了撞水撞粉画法(趁染色未干时,滴洒水分或白色,能够出现斑驳陆离的色彩效果),用此法画枝干,效果自然逼真。

唐代时期,专攻花鸟画的画家竟然近二十人!其中有几位是声名赫赫的大画家.这些画家的作品一件也没有流传下来,但却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佳话.唐代大诗人杜甫对画鹤名家薛稷推崇备至,有诗为证:“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

唐代的另一位工笔花鸟画家边鸾擅长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传说在贞元年间,新罗(朝鲜)送来一只会跳舞的孔雀.皇帝降旨,请边鸾在玄武殿写生.他画了“翠彩生动,金羽辉灼”的孔雀,“一正一背”,神采飞扬.他画画的方法是“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画牡丹“花色红淡”,“光彩艳发”。

唐代末年的工笔花鸟画家滕昌祐擅长花鸟、草虫、蔬果,并以画鹅最负盛名.他画折枝花“笔迹轻利,傅彩鲜泽”.所以,当时人们评价他的画和边鸾的很相近.虽然他们都没有作品传世,但从当时人们的评论中,不难发现他们画画具有一种轻松明快的风格,而不具备精雕细琢的功夫.这反映出唐代人画画,崇尚轻松“巧”妙,而不像北宋人追求严谨的“法”度.这是由不同的时代风气造成的差别。

到了五代后蜀画家黄筌笔下,工笔花鸟画的风格陡然一变.他那种精雕细琢,“黄家富贵”的画风为宋太宗所赏识,定为翰林图画院中花鸟画的范本和衡量标准.这对后世花鸟画产生很大影响。

黄筌画花鸟,早年曾学过滕昌祐,而后自成一家之法.他的画法是“双勾填彩”,勾线极其细致精到,然后重填浓艳的色彩,以致线条常被隐没在色彩之中.这种画法,被当时人们叫做“黄家富贵”。

黄筌真迹,大多失传.只留下了一件叫做《珍禽图》的画稿,是供他的儿子学画用的示范图.细看这幅画,令人赞叹不已.只见画中的各种鸟类和昆虫,造型精确,用笔精致.尤其是画中的乌龟,更为叫绝.龟背上的花纹和龟爪上的绉纹,一一清晰可辨,十分逼真。

黄筌之后,由他的儿子黄居寀继承“黄体”绘画.并依靠他在宋代画院的影响,将“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在画院中传播了九十多年.在这种风气下,画院画家一个比一个力求画得逼真,以致为了表现鸟眼瞳孔上的高光,竟发明了用生漆点睛的画法.流传至今的黄居寀的《山鹤棘雀图》、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和许多不知画家姓名的无款宋人花鸟画,都采用了“黄体”的风格.直到杰出的花鸟画家崔白创造了清淡疏放的新风格,才打破画院中“黄氏体制”的一统天下.而到了南宋的李迪,将工细和粗放的画风相结合,标志着花鸟画随着时代风气的改变,由推重工笔转向推重写意的新的发展趋向。

为您推荐

工笔花鸟——“下笔轻利”到“黄家富贵”

在工笔人物和青绿山水成熟并兴盛起来的唐代,工笔花鸟也渐渐脱离了南北朝时期的萌芽状态而走向成熟,开始发展成为专门的画种。 工笔花鸟画的特点是,用精细的线条勾画出花鸟的外轮..

写意花鸟——“推倒一世”和“当头劈脸”

就在唐代张璪、王墨进行泼墨山水实验的同时,画家殷仲容也已经开始了水墨花鸟画的尝试.他画花鸟,“妙得其真,或用水墨,如兼五彩”.宋元两朝,花鸟画高度发展.以水墨画墨竹、墨梅..

花鸟鱼虫入画来

..

花鸟画在五代崛起

元代的水墨花鸟画

公元1279年,南宋沦亡,于是,人格价值成了汉族知识分子热切关心的主题。千百年来被人们当作清高脱俗的君子反复咏叹的竹子,成了元代画坛最为盛行的题材。据统计,元代画家几乎..

徐渭的水墨写意花鸟画

水墨写意花鸟在明代徐渭(1521~1593)那里体现出更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色彩。他把草书宕荡奇肆的线条和泼墨山水淋漓酣畅的水墨融汇为画面富于音乐美感的视觉形象。《墨葡萄园》..

第四回肖像仕女画大师图写真形山水花鸟图画家描抒意境

画人从画佛开始。顾恺之画女史。人物像变得肥胖起来。宰相画帝王。百代画圣是吴道子。又贵又美的仕女们。大诗人变成了大画家。好江南出了一批好画家。“马一角”和“夏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