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之投香(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晋书》卷九十《吴隐之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1),朝延欲革岭南之弊(2),隆安中(3),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未至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4),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5),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饮此水,一歃怀千金(6),试使夷齐饮(7),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于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8),时人谓其矫(9),然亦始终不易。帐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10)……归舟之日,装无余资。

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11),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12),……寻拜度支尚书,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13),才留身粮,其余悉分亲族(14),家人绩纺以供朝夕(15),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16),身恒布衣不完(17),妻子不沾寸禄。

初隐之为奉朝请(18),后谢石请为卫将军主簿。隐之将嫁女,石知其素贫,遣女必当率薄(19),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20)。使者至,方见婢牵犬卖之(21),此外萧然无办(22)

后至自番禺(23),其妻刘氏赍沉香一斤(24),隐之见之,遂投于湖亭之水。



【提要】: 吴隐之为官清廉,作广州刺史多年,回家时妻子带沉香一斤,被他发现,投于湖亭水中。此典入诗多与岭南地望相关。



【词目】: 【贪泉四句诗】3736 李群玉《石门戍》:“人来皆望珠玑去,谁咏贪泉四句诗”(17.6616)。



【贪泉】3737 王建《寄崔列中丞》:“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9.3369)。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17.6735)。皮日休《聪明泉》:“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18.7094)。



【酌贪泉】3738 韦应物《送冯着受李广州署为录事》:“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6.1928)。酌:饮。磷缁,受磨而薄,受染而黑。

张祜《送徐彦夫南迁》:“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15.5799)。

【饮泉诗】3739 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何年谏猎赋,今日饮泉诗”(6.2185)。

谏猎赋:指扬雄《长杨赋》,事见“扬雄谏猎”篇;司马相如亦有《子虚赋》,“卒章归其节俭,因以讽谏。”刘长卿《送韦赞善使岭南》:“番禺静无事,空咏饮泉诗”(5.1508)。

【隐之清】3740 张说《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朝推长孺直,野慕隐之清”(3.954)。朝:朝廷。

长孺:韩安国字。野:民间。清:廉洁。

【隐之贫】3741 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能传稚川术,何患隐之贫”(12.4533)。

稚川:葛洪字。术:指炼丹砂成金之法。

【投香】3742 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老他日过其门》:“江陵从种橘,交广合投香”(16.6224)。种橘:见“李衡木奴”篇。

合:应。



为您推荐

刘伶屋(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1),或脱衣裸形在屋中(2),人或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3),屋室为衣(4),诸君何为入我中?”注引邓粲《晋纪》:“客有诣伶(5),值其裸袒,伶笑曰:‘吾以天地为宅室,以屋宇为衣,诸君自..

刘琨夜舞(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1),情好绸缪(2),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3),蹴琨觉曰(4):“此非恶声也。”因起舞(5)。 。 【提要】: 刘琨与祖逖相好,睡觉同盖一被,他们有志恢复中原,半夜听见..

刘阮天台(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绍兴府志》:刘晨、阮肇,剡人(1),于东汉永平中入天台山采药(2),经十三日不得返,采山上桃食之,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3),复有胡麻饭一杯流下(4)。 二人相谓曰:“去人不远矣。”乃渡水,又过一山,见二女,容颜妙..

刘伶荷锸(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刘卯金刀(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1),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2),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跪受而读之..

刘桢伏枕(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文选》卷四十二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1),亲故多离其灾(2),徐、陈、应、刘一时俱逝(3),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4)。 ……何图数年之间(5),零落略尽(6),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

龙阳泣鱼(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落(1)。王问之,对曰:“臣始得鱼甚喜,后得益大,遂弃前得者。今臣恶质而得为王拂枕席(2)。 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闻臣之得幸于王也(3),必褰裳而趋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