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决狱(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

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1),决狱平(2),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3)

东海有孝妇,少寡(4),亡子(5),养姑甚谨(6),姑欲嫁,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7),奈何?”其后姑自经死(8),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9)。吏验治(10),孝妇自诬服(11)。具狱上府(12)。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13),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14),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后太守至(15),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彊断之(16),咎党在是乎(17)?”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天立大雨(18),岁孰(19)。定国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吏,累迁至廷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20),罪疑从轻(21),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提要】: 于定国之父当县狱吏时,有一孝妇被诬杀死婆婆,判成死罪,呈报到府。

于公知是冤案,到府相争无效,抱案卷而哭,孝妇被杀。于公因此辞职。三年后新太守到任,于公前往辨白,得到昭雪。后定国亦为狱吏,官至廷尉,执法平允,民无冤案。



。【词目】: 【东海孝妇】3805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13.4723)。



【于家决狱】3806 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5.1540)。

【于公恸哭】3807 王巨仁《愤怨诗》:“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21.8376)。

【定国理冤】3808 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理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13.4824)。





为您推荐

刘伶屋(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1),或脱衣裸形在屋中(2),人或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3),屋室为衣(4),诸君何为入我中?”注引邓粲《晋纪》:“客有诣伶(5),值其裸袒,伶笑曰:‘吾以天地为宅室,以屋宇为衣,诸君自..

刘琨夜舞(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1),情好绸缪(2),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3),蹴琨觉曰(4):“此非恶声也。”因起舞(5)。 。 【提要】: 刘琨与祖逖相好,睡觉同盖一被,他们有志恢复中原,半夜听见..

刘阮天台(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绍兴府志》:刘晨、阮肇,剡人(1),于东汉永平中入天台山采药(2),经十三日不得返,采山上桃食之,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3),复有胡麻饭一杯流下(4)。 二人相谓曰:“去人不远矣。”乃渡水,又过一山,见二女,容颜妙..

刘伶荷锸(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刘卯金刀(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1),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2),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跪受而读之..

刘桢伏枕(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文选》卷四十二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1),亲故多离其灾(2),徐、陈、应、刘一时俱逝(3),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4)。 ……何图数年之间(5),零落略尽(6),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

龙阳泣鱼(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落(1)。王问之,对曰:“臣始得鱼甚喜,后得益大,遂弃前得者。今臣恶质而得为王拂枕席(2)。 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闻臣之得幸于王也(3),必褰裳而趋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