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哭骥(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战国策·楚策四》:汗明谓春申君曰(1):“君亦闻骥乎(2)?夫骥之齿至矣(3),服盐车而上太行(4)。蹄申膝折(5),尾湛胕溃(6),漉汁洒地(7),白汗交流(8),中阪迁延(9),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10),下车攀而哭之(11),解纻衣以幂之(12)。骥于是俛而喷(13),仰而鸣(14),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15),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16),阨于州部,堀穴穷巷(17),沈洿鄙俗之日久矣(18),君独无意湔拔仆也(19),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20)?”



【提要】: 使千里马驾盐车而上峻坂,伯乐见而哭之。

唐人用此典入诗,多比喻作践人才。或喻人遭遇坎坷,或求人照拂。



。【词目】: 【盐车上峻坂】0126 李白《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伯乐翦拂中道遗,少用其力老弃之”(5.1684)。中道:半道。

【盐车】0127 罗隐《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之二:“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19.7585)。顾后声方重:见“伯乐一顾”篇。火井:四川有火井,以薪引之,则焰浮于水上。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因次韵酬之以申荣谢》:“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18.7161)。酱瓿玄:见“扬雄草玄”篇。唐彦谦《留别》:“盐车掩素志,长坂入青云”(20.7666)。元稹《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闻开坼之间因有酬答》:“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12.4572)。

章孝标《省试骐骥长鸣》:“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15.5752)。杜牧《骕骦骏》:“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16.6005)。韩琮《咏马》:“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17.6550)。

汪遵《吴坂》:“踡跼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18.6954)。鉴:鉴识。

【困盐车】0128 李商隐《喜雪》:“人疑游市,马似困盐车”(16.6232)。

胡曾《虞坂》:“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19.7426)。

【困坂】0129 贾岛《送令狐绹相公》:“困坂思回顾,迷邦辄问津”(17.6651)。顾:指让人照顾。

问津:求人指示迷途。

【骏骨牵盐】0130 陆龟蒙《记事》:“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18.7130)。

骏骨:喻骏马。

玄文:指扬雄《太玄》。覆酱:参“扬雄草玄”篇。

【峻坂伤骐骥】0131 储光羲《赴冯翊作》:“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4.1392)。



【骥伏盐车】0132 钱起《送沈仲》:“夜光失隋掌,骥骤伏盐车”(8.2661)。。夜光:珠名,参“隋侯蛇珠”篇。

【耳垂见伯乐】0133 李群玉《骢马》:“伯乐倘一见,应惊耳长垂”(17.6576)。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13.4826)。

为您推荐

刘伶屋(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1),或脱衣裸形在屋中(2),人或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3),屋室为衣(4),诸君何为入我中?”注引邓粲《晋纪》:“客有诣伶(5),值其裸袒,伶笑曰:‘吾以天地为宅室,以屋宇为衣,诸君自..

刘琨夜舞(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1),情好绸缪(2),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3),蹴琨觉曰(4):“此非恶声也。”因起舞(5)。 。 【提要】: 刘琨与祖逖相好,睡觉同盖一被,他们有志恢复中原,半夜听见..

刘阮天台(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绍兴府志》:刘晨、阮肇,剡人(1),于东汉永平中入天台山采药(2),经十三日不得返,采山上桃食之,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3),复有胡麻饭一杯流下(4)。 二人相谓曰:“去人不远矣。”乃渡水,又过一山,见二女,容颜妙..

刘伶荷锸(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刘卯金刀(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1),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2),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跪受而读之..

刘桢伏枕(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文选》卷四十二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1),亲故多离其灾(2),徐、陈、应、刘一时俱逝(3),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4)。 ……何图数年之间(5),零落略尽(6),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

龙阳泣鱼(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落(1)。王问之,对曰:“臣始得鱼甚喜,后得益大,遂弃前得者。今臣恶质而得为王拂枕席(2)。 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闻臣之得幸于王也(3),必褰裳而趋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