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汉书·直不疑传》:直不疑,南阳人。
为郎(1),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2),误持其同舍郎金去。
已而同舍郎觉(3),亡意不疑(4)。不疑谢有之(5),买金偿(6)。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7),以此称为长者(8)。稍迁至中大夫入朝,廷见,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奈其善盗嫂何也(9)!”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10)。
。
【提要】: 汉文帝时,直不疑为郎官,同舍郎失金,怀疑他,直不疑便承认是他偷了,并买金赔偿,事后证明不是他所偷。
直不疑貌美,又有人诋毁他和嫂嫂偷情,他也不作辩白,只说:“我就没有哥哥,”因此,部说他是忠厚老好人。唐人用此典入诗,多比喻含冤受屈。
。【词目】: 【偷金枉】0162 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4.1450)。
枉:冤。于家:指于定国。
决狱:断案。
【偷金】0163 沈佺期《移禁司刑》:“埋剑谁当辩,偷金以自诬”(4.1050)。埋剑:详“丰城剑气”篇。诬:以无为有。杜甫《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7.2586)。
【诬金】0164 刘兼·诫是非》:“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22.8701)。
和氏:参”卞和三献”篇。
【金有误持郎】0165 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以毕微志》:“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11.3927)。盗璧:事见“张仪问舌”篇。
为您推荐
【原文】: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1),或脱衣裸形在屋中(2),人或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3),屋室为衣(4),诸君何为入我中?”注引邓粲《晋纪》:“客有诣伶(5),值其裸袒,伶笑曰:‘吾以天地为宅室,以屋宇为衣,诸君自..
【原文】: 《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1),情好绸缪(2),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3),蹴琨觉曰(4):“此非恶声也。”因起舞(5)。
。
【提要】: 刘琨与祖逖相好,睡觉同盖一被,他们有志恢复中原,半夜听见..
【原文】: 《绍兴府志》:刘晨、阮肇,剡人(1),于东汉永平中入天台山采药(2),经十三日不得返,采山上桃食之,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3),复有胡麻饭一杯流下(4)。
二人相谓曰:“去人不远矣。”乃渡水,又过一山,见二女,容颜妙..
【原文】: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1),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2),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跪受而读之..
【原文】: 《文选》卷四十二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1),亲故多离其灾(2),徐、陈、应、刘一时俱逝(3),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4)。
……何图数年之间(5),零落略尽(6),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
【原文】: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落(1)。王问之,对曰:“臣始得鱼甚喜,后得益大,遂弃前得者。今臣恶质而得为王拂枕席(2)。
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闻臣之得幸于王也(3),必褰裳而趋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