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完璧(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及前曰(5):“璧有瑕(6),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固持璧却立(7),倚柱,怒发上冲冠(8),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9),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10),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按图(11),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12),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13),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14),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15),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彊夺(16),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17)。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18),怀其璧,从径道亡(19),归璧于赵。
。
【提要】: 赵惠文王得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假意愿用十五座城交换,蔺相如携璧入秦,用智勇和秦王相斗,终于完璧归赵。
【词目】: 【赵氏璧】1699 即和氏璧。
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5.1785)。邯郸:赵国京城。
【赵璧】1700 褚亮《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2.446)。梁珠:即魏珠,详“魏珠照乘”篇。方干《送郑端公》:“隋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19.7481)。
【连城璧】1701 杨炯《夜送赵纵》:“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2.617)。陈子昂《答洛阳主人》:“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3.898)。平津侯:事见“公孙开阁”篇。
韦庄《乞彩笺》:“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20.8044)。钱众仲《玉壶冰》:“色莹连城璧,形分照乘珠”(22.8836)。
张祜《投宛陵裴尚书》:“月上连城璧,星还合浦珠”(外上189)。
【连城】1702 李峤《玉》:“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3.711)。
钱起《片玉篇》:“连城美价幸逢时,命代良工岂见遗”(7.2601)。叶季良《赋得琢玉成器》:“因知君有用,高价伫连城”(14.5293)。伫:久立等候。柳宗元《马嵬行》:“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11.3963)。敌:相当。刘商《殷秀才求诗》:“连城犹隐石,惟有卞和知”(10.3458)。隐:蕴藏。无名氏《玉卮无当》:“共惜连城宝,翻为无当卮”(22.8875)。
翻为:反作。无当卮:无底杯,喻无用之物。
如皇甫谧《三都赋序》:“玉衒无当,虽宝非用。”丁居晦《琢玉》:“琢来闻制器,价衒直连城”(22.8822)。衒:夸耀。直:值。韦嗣立《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7.2601)。
【发冲冠】1703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3.863)。
燕丹: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故事。《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因典出蔺相如事为早故系此。
杜甫《义鹘》:“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7.2281)。李绅《忆过润州》:“帛书投笔封鱼腹,玄发冲冠捋虎须”(15.5471)。
玄:黑。捋:从上而下抚摸。
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嬴氏归山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17.6688)。嬴氏:指秦始皇嬴政。声声:用荆轲刺秦故事。齐己《寄曹松》:“扣寂颇同心在定,凿空何止发冲冠”(24.9545)。
定:佛教谓心定于一处曰入定。
【相如折秦】1704 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6.1681)。
章华巅:指章台之上。楚国另有章华台。
折:挫。秦嬴:秦国嬴姓,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