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 躲避 逃避 规避 避 躲】同义词解析及例句
动词。
表示有意脱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或人。
“回避”强调有意绕开,避免遭遇;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矛盾、困难、问题等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目光或人。
例如:“巧手总是不回避矛盾和困难的”(秦牧:《艺海拾贝》);“明明三十年来,我们工作中也存在着缺点、错误,但他们却有意回避,甚至歌过为功”;“甫志高犹豫了,惶惑地回避着他的目光”(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但是你常常都在回避我”(《胡也频小说选集》)。
“躲避”强调离开,使自己不被注意;一般适用于人,也可用于目光。例如:“对刘宝崎这样的小流氓,消极躲避只能助长他的恶习,只有团结起来同他斗争,进行教育,才能化有害为无害”(刘心武:《醒来吧,弟弟》);“这几天他好象有意躲避我”;“嫂子低下了头,躲避哥哥的搜索的目光”。
“逃避”强调很不愿意接触,含有“远远脱离开”的意味;意思比“回避”“躲避”“规避”都重;用于斗争、兵役、论战、审查、现实、规律等,和“斗争”“现实”固定地搭配。
例如:“不能逃避斗争,在这场重大斗争面前做逃兵是可耻的”;“陶渊明并不完全逃避现实”;“凡是马上放弃的地方,先必敲锣传知百姓逃避”(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册);“谁能逃避这自然的规律——那末,我们为这而死又有什么不应该呢?”(艾青:《他死在第二次》);“他鄙视他们,他恨他们,但是他觉得他不应该逃避,他要留在上海,看着他们,等着他们”(《丁玲短篇小说选》,上卷)。
“规避”含有“设法避开,免受约束”的意味;一般用于法令、义务、给别人做某种事以及会面等;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规避法令是不行的”(《光明日报》,1979.4.22);“我实在常常违反本心似的规避着,常常自己找些借口来拖延”(茅盾:《呼兰河传·序》);“陈酲民总是规避着和童云再见面”(马识途:《清江壮歌》)。
“避”强调离开,免遭不利或免得难堪;多用于雨、火、大水等自然现象和光亮、目光,也可用于人;有时适用于文言性的语句而保留有文言色彩。例如:“大路旁有个茅草棚,大家都挤在下边避雨”(李准:《耕云记》);“为了避开光亮,他把眼睛略略埋下”(巴金:《寒夜》);“这少年的视线和我的目光一遇,他的眼睛便条件反射般避开了”(《作品》,1981,4):“他避人也是因为怕人说闲话的原故”(郭沫若:《少年时代》);“此事可避而不谈”。
“躲”强调不使碰及或接近自己以免产生祸害或不利情况;多用于车、雨、风和枪、剑、箭等武器,也可用于人;有口语色彩,除适合在口语里使用之外,一般白话文里也用。
例如:“一下躲车不及,给车撞到沟里去了”;“四周围是大片麦地,没有躲雨的地方”;“我试图接近他,他却总是躲开我”(《作品》,1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