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 阻 拦阻 阻拦 阻挡 拦挡 阻截 截阻 拦截】同义词解析及例句
动词。
表示以某种力量造成障碍使不能通过。
“拦”有“造成横而大的障碍,使不能越出”的意味;多用于去路、水流、行动;有口语色彩,适合在口语和俗白文字里使用。例如:“她一定要去上夜校,我也拦不住”;“可是路上兵荒马乱。拦路打劫,得财伤主的事原是常有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两道拦河大坝,截住了流量巨大的河水”。
“阻”强调使遇阻碍而不得前进,常用于军队、敌人;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用时一般带单音文言词的宾语或修饰单音文言词。例如:“贵州军阀犹国材的一部赶来阻我前进,被我另一部痛击”(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我们的目的是北上抗日;也不准备同国民党追敌决战,只用后卫抗击阻敌”(同上);“可速派两团人增强右翼,以阻南下之敌”;“成群的自行车被阻在武康路淮海路口”(《小说月报》,1981,11)。
“拦阻”兼合了“拦”和“阻”的意思,也大体上兼合了两个词的使用范围,只是不用于水流;较常使用。例如:“虽然两旁有人拦阻,还是禁不住冲上台来的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国家在呼救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能拦阻得住他应声而至”(老舍:《四世同堂》,上册);“毛主席接着指出,如果国民党各军不拦阻堵截我们,不向我们攻击,我们决不攻击他们”(成仿吾:《长征回忆录》)。
“阻拦”是“拦阻”的等义词,较少用。
“阻挡”和“拦挡”都强调挡住,使不能过去。“阻挡”侧重于从正面使遇阻碍,含有“要挡住的对象来势较猛”的意味;可用于进军、一般的行动、飞动的东西以及胜利等抽象事物。例如:“敌人在十号占领了岳阳之后,他如要长驱直入,谁也是不能阻挡的”(郭沫若:《洪波曲》);“旁边看的人只管议论纷纷,却都不去阻挡”(欧阳山:《三家巷》);“转角这边的厚墙,阻挡着弹流,也阻挡着火焰喷器的火流”(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反动派的屠杀,和一切垂死的挣扎,难道能够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吗?”(同上)。
“拦挡”侧重于造成一定的障碍;多用于一般的行动。例如:“孙桂英这会儿嘴笨舌头短,头发昏,身发颤,不说拦挡拉扯,连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了”(浩然:《艳阳天》,第二卷);“老头子下了坡坎……看见儿子要脱外边的长裤子,旁边的几个人还在拦挡他”(同上);“别瞧他好象挺随和,性格可烈啦,任性起来,谁也拦挡不住”。
“阻截”“截阻”和“拦截”都强调截住,使不能继续进行。“阻截”侧重于施以阻碍;多用于部队的行进,航行着的船只、飞机等;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陆荣廷、莫荣新仓惶发兵阻截,所谓‘粤桂战争’于是爆发”(《李宗仁回忆录》);“敌机三架侵入我领空,我机立即起飞阻截”。“截阻”是“阻截”的等义词,较少使用。
例如:“‘停止!’那在黑暗里截阻来往船只的巡船的人叫道”(郑振铎:《桂公塘》)。“拦截”侧重于造成某种障碍,使难以通过;多用于行进着的或奔逃着的人。
例如:“据这个军官的口供,敌人约一个营,再加一个靖卫团,已经做好拦截我们的准备”(《人民日报》,1981.6.15);“一俟流贼溃败,务要督帅乡勇将大小山路,层层封锁,步步拦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