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 实在 委实 的确 确乎 确 真正 当真 确然】同义词解析及例句

确实quèshí385实在shí2ài417、417 委实wěishí 的确díquè 确乎quèhū 确què385真正zhēnzhèng 当真dàngzhēn176确然quèrán

副词。

表示情况的真实性肯定无疑。

“确实”强调情况真确、属实。

例如:“你尽管眼看不见罪恶,罪恶却还是永远无恙地确实存在”(肖楚女:《艺术与生活》);“他这番慷慨激昂的议论,配合他那道貌岸然的尊容,确实赢得了几下掌声”(茅盾:《锻炼》)。



“实在”和“委实”都强调事实上就是如此。

“实在”含有“无论如何也这样”的意味:“委实”突出“实际真是这样”的意思,是书面语用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诸位父老,我们并不是闹着玩的,实在是日本人不让我们活下去了”(端木蕻良:《大江》);“因为实在无法应付这开门便是七件事的艰难,葛秋含泪忍泣,劝过父亲多少次!”(《小说月报》,1982,2);“也难怪人们感觉迟钝,而此类消息实在并不新鲜”(同上刊,1982,3);“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鲁迅:《社戏》);“这世界委实了不得”(《小说月报》,1982,2)。



“的确”“确乎”“确”都侧重于真确,无可置疑地如此。“的确”有强调的语气,可以用于句首。

例如:“你说要我跟你谈谈!我也的确想跟你谈谈”(《小说月报》,1982,3);“的确,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她的确最了解我的全部病情”(郭小川:《严厉的爱》)。“确乎”带强调而感慨或渲染的语气,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

例如:“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鲁迅:《鸭的喜剧》);“自从他出了壁报,跟他越来越熟的人确乎不少”(茅盾:“手的故事》);“队附开口不得。因为十三保确乎穷,买办日用品没有销路”(沙汀:“还乡记》)。

“确”在意思上和“的确”较一致,但轻一些,没有那么强调;是一般的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确乎”淡;一般多修饰“是”,使用范围狭窄。例如:“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鲁迅:《孤独者》);“这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睡,我觉得拂拂吹动窗帘的确是海风”(刘白羽:《红色的十月》);“当我们底情感要求一种表现时……确是不可因别的在那个‘要求’之外的原因而表现”(肖楚女:《艺术与生活》)。

“真正”强调真的,一点不假;含有“地道、本色”的意味。例如:“没有好的全战役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几乎从没有人听他叹过一口气,见他真正皱过一次眉头”(《小说月报》,1982,3)。



“当真”和“真正”一样,也强调真而不假,但是含有“果然真的”或“该是真的”这种意味;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在我呢,当真没有理由不满意”(茅盾:《全运会印象》);“说死容易,当真去死,可实在不容易啊”(杨朔:《海市》);“哈哈,好象天也帮助我们,第二天哪当真暖了些”;“婉小姐……忙又改口道:‘店里的事,当真也得他留点心才好。’”(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确然”强调显出真实情况;是文言词,和“确乎”一样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上月确然收到过一封两人联名写的信,我与那两写信人却素不相识”;“逃学的确然没有”(《叶圣陶选集》);“事情倒确然可信呢”(同上)。

“真正”常用作形容词,表示“实质完全符合于名义上所指的”(如说:“他才是真正的英雄”)。这种用法的“真正”,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为您推荐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释义、例句]

【释义】: 程咬金是《说唐》中的人物,小说中写他是一位“福将”,虽然武艺不高,但经常得胜。 借指:事情受到阻碍,遇到横加干涉的人。程咬金,亦可改为要指的人名。 。【例句】: 《艳阳天》:“下一半到底怎么走呢?半路上又杀进..

半截子下土[释义、例句]

【释义】: 从前用土葬。 下土,土葬。指已过中年的人,开始衰老。一作:土埋到脖子上了。 。 【例句】: 《李自成》:“咱自小儿受穷罪,受欺负,直到如今,半截子入土啦,越走越没路。”(第一卷下册第二十七章) 《创业史》:“俺爸..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释义、例句]

【释义】: 原指主持家务看起来容易,实际上相当麻烦,困难。现多指当领导不容易,不处于这种地位,体会不到困难。 【例句】: 《艳阳天》:“唉,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个干部不容易,伸手动脚都要小心。”(第..

不到黄河心不死[释义、例句]

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释义、例句]

【释义】: 谓与己无关的事,一律不说话,不表示态度。成语:明哲保身。 【例句】: 《红楼梦》:“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第五十五回) 一问三不知,亦可单用,表示什么都不知,答不上..

不敢说半个不字[释义、例句]

【释义】: 意为不敢反对。一作:不敢说半句话。 【例句】: 《西游记》:“你孙外公在这里也!快早还我师父,两无毁伤,若道半个不字,我教你死无葬身之地!”(第五十回) 《小二黑结婚》:“大家对他俩虽是恨之入骨,可是谁也不敢..

不拉屎就别占茅坑[释义、例句]

【释义】: 比喻:不要占着位子不工作。类似的:蹲坑不拉屎。 【例句】: 《种谷记》:“‘不屎就不要占茅圈……’‘新社会不同旧社会,行政要行端立正……’”(一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