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懂得 了解 理解 理会 领会 明白 清楚 通】同义词解析及例句
动词。
表示知道某种事物的实质、道理。
“懂”和“懂得”都强调知道事物的道理,它的前因后果和意义作用。“懂”在语气上轻些;“懂得”含有“获得道理和认识”的意味,语气上很肯定和强调。例如:“看她后来的情形,她是没有懂,或者是并不相信的”(鲁迅:《伤逝》);“懂了吗?这就是革命”(萧军:《八月的乡村》);“李昌那狗王八蛋的,识几个大字,懂个屁,却不要脸,老来下命令,要这要那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
你懂得我的话么?”(《沫若文集》,第三卷);“他懂得了怎样思想,怎样非扑灭了日本军不可”(萧军:《八月的乡村》);“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杨朔:《雪浪花》);“李秘书突然大声笑了,没有人懂得他为什么要笑”(茅盾:《委屈》)。
“了解”强调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内情或过程,含有知道得比较深入透彻的意味。
例如:“是,你是了解了我的意思,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沫若文集》,第三卷);“她觉得她的话羊倌老婆一定会欢喜听的,她们彼此会很了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觉民不了解觉新的心情,却也抱怨他”(巴金:《春》);“杂志上面的文章她还不能够完全了解”(同上)。
“理解”强调知道事物的道理和所以然,对事物有理性的认识;可同“可以”组合。
例如:“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毛泽东同志的七二一指示要正确地去理解”(《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他们对许多情况不了解,以至有些人一时对党和社会主义有某些失望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同上);“十一岁的孩子,当然还不能理解人生”(郭澄清:《大刀记》)。
“理会”和“领会”都强调有所体会。“理会”还强调从道理上知道某种事物;“领会”则含有领悟的意味,突出认识的过程。例如:“有时候愚蠢的奴隶会理会到一束箭折不断的理论”(夏衍:《包身工》);“可是赵团长并未完全理会我的意思”(杨朔:《海市》);“她见那些人每天迷朦朦地搜索,不久就会理会她在世间的历程也和采珠底工作一样”(《许地山选集》);“我拣了一个机会,将这些道理暗示她;她领会似的点头”(鲁迅:《伤逝》);“我和子君说起这,她也领会地点点头”(同上);“小学生恐怕领会不了这部爱情故事影片的社会意义”。
“明白”强调没有朦胧模糊的地方,在认识中事理分明。例如:“我就喜欢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沈从文:《从文自传》);“他们之所以举我为代表的心事,我是十分明白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们不能认定除了师母说穿,梁山伯就始终不会明白”(秦牧:《艺海拾贝》)。
“清楚”强调一点也不含糊、不含混。例如:“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鲁迅:《狂人日记》);“宝堂叔比咱还清楚啦,他爹哪年不买几亩地”(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们完全清楚他耍弄的这个花招”。
“通”强调通晓,较完全地掌握事理;含有熟悉的意味;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情理、人情、时务、语言。例如:“不过也不要过分的矜持,总要耿直而通情理”(《沫若文集》,第三卷);“到汉口去准备厂址,可说是迂阔不通时务”(茅盾:《锻炼》);“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通多种外语”。
“理会”在表示“理睬,答理”的意思时(如说:“这个人就让他一边站着吧,谁也别理会他”),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