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 而况 况且 况】同义词解析及例句
连词。
表示后面所述是前面所述的进一层和补允追加的事实。
“何况”强调更提出一个新的有力因素;带反问的、进逼的语气,用在复句中时,常同前一分句中的“尚且”“都”“也”等相呼应。例如:“一个婴儿的诞生,尚且要经过几次阵痛;何况一个新社会?”(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假洋鬼子尚且不足数,何况是阿Q:因此老头子也就不替他宣传”(鲁迅:《阿Q正传》);“信都很难写得通顺清楚,何况是文章呢”;“他有时也明白这不是个好惹的人……可是他又找不到另外的朋友,何况加上他有别的企图”(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而况”强调从原来一层进而还多生出另一层的转折、补充;是书面语用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一般不须要同别的词呼应。例如:“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也毫无关系了”(鲁迅:《祝福》);“她的母亲以为年青的人必定要随时提醒的,不然总是贪玩。而况出嫁的日子又不远了,或者就是二三月”(萧红:《小城三月》)。
“况且”强调又有另一层,含有“而且”的意味;一般不须要同别的词呼应。例如:“可是,见死不救,究竟是于心不安的,人到底是人哪,况且,钱先生是他的好友啊”(老舍:《四世同堂》,上卷);“即便刘麦闹说话不恰当,你是副乡长,也不能叫劳模们不喝水,况且人家是客人,这样闹太不象话”(李准:《春笋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
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鲁迅:《狂人日记》)。
“况”和“何况”意思较一致,但轻一些,没有反问的、进逼的语气;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一般用于文言或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例如:“臣心悲痛万分,精神混乱,远非往日可比。况以不样之身,统帅三军,不惟在将士前观瞻不足以服人,恐怕连金、鼓敲起来也会不灵”(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若信至程度大同,必在前此进步水平以下。
况人群之内,明哲非多,伧俗横行,……全体以沦于凡庸”(鲁迅:《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