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挤城和宽宽街

【作品】: 小雁住在挤挤城,挤挤城,真挤呀!

人跟人挤,挤倒了不少正在走路的小孩子和老公公。

车跟车挤,挤翻了数不清的大卡车、小汽车。房子跟房子挤,挤得连走路的缝缝也没有,更不要说留出地方来让大家种花种树了。

挤呀,挤呀,把一个个小朋友的圆脸蛋挤成了“扁大饼”;挤呀,挤呀,把一个个小朋友胖墩墩的身子挤成了“长油条”。

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呀?谁愿当“大饼”、“油条”呀?小雁和周围许许多多小朋友,便离开这个挤挤城,自己动手,用五彩的大积木和一粘就牢的万能胶,搭了一条五彩的大街。

这条大街呀,宽得可以让四十辆大卡车肩并肩地开过去,小雁和一同造街的朋友,给这条新街起名叫“宽宽街”。

宽宽街造好了,一大批一大批的人,从城里搬过来,都想在宽宽街两旁住下来。

搬家的这一天,人们太高兴了,大人,小孩,不停地跑呀,跳呀,汽车也太高兴了,不停地开呀,鸣喇叭呀。

这时候,一辆黄色的大卡车和一辆白色的大卡车撞在一起了,黄色大卡车上装的全是白糖,白色大卡车上装的全是面粉。

这一撞,面粉飞起来,白糖撒开来。

两个司机跳下车,一个说:“是你先撞我的。”一个说:“是你先撞我的。”这样一吵,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了,所有的行人都走不了啦,小雁急得哭起来:“宽宽街怎么又变成挤挤城了?”

这时,一位老爷爷走过来,对运白糖的司机说:“你的白糖要运到哪儿去呀?”“白糖要运到幼儿园去,是放在牛奶里给小朋友喝的。”他又问装面粉的叔叔:“你的面粉运到哪儿去呀?”“运到点心店,给大家做饺子、做包子用的。”这位老爷爷就说:“都是好东西,这两样好东西加在一起,可好吃了。”真奇怪,老爷爷把白糖、面粉合在一起,一揉,做成了两个弹子糖。

他分一个给运白糖的叔叔,分一个给运面粉的叔叔,两个叔叔吃了好东西,咦,他们不吵了,握握手,点点头,把汽车慢慢地往后倒,轻轻地开走了。

小雁看呆了,他赶紧拉住老爷爷,有礼貌地说:“老爷爷,您的好东西,能给我吃一点吗?”老爷爷笑嘻嘻地说:“怎么,你看中这宝贝了?”说着,老爷爷摸摸小雁的头,一眨眼就不见了。小雁低头一看,自己的手上正拿着一只袋子,里面装满了好东西呢!

小雁和小朋友来到街口,把好东西分给所有的人。

大家吃了好东西,马上变得很安静了,大家忽然觉得街道变得更宽更宽了。

人们在坚固又漂亮的积木房子里住下来,每天在花园一样的街上散步,用甜甜的微笑互相亲切地问好。

那些从前被挤扁的大饼面孔,又变得圆滚滚的,“长油条”又变成胖小孩了。

小雁和小伙伴们一起商量,给这条新造的宽宽街订了一条规矩,就是每个想住在宽宽街的人,都要吃一粒好东西。

还有呢,走路的时候,谁要是不长眼睛,碰倒一个老公公,为了向老公公道歉,他必须向老公公鞠上一百个躬。



【赏析】: 童话给人的心灵以家园般安慰,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总是能将复杂沉重的现实,提炼成一个清澄剔透、给人快乐、给人希望、给人安慰的世界。

它的语言自然可亲,它的故事温暖亲切。让人想起幼年时的童谣,摇篮边的催眠曲,仿佛从母胎里就开始倾听,熟稔而又安全,是孩子们吸取养料,积累勇气,扬起人生之帆的港湾;也是远离了童年记忆的心灵回归的家园。

《挤挤城和宽宽街》的故事展现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清纯世界。现代城市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在童话故事中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人口膨胀造成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对人们心态的破坏,是多少成人世界里的精英、专家,耗尽智慧,长年累月也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童话故事中,它就那样天真、美丽地解决了:“小雁和周围许许多多小朋友,便离开这个挤挤城,自己动手,用五彩的大积木和一粘就牢的万能胶,搭了一条五彩的大街。这条大街呀,宽得可以让四十辆大卡车肩并肩地开过去,小雁和一同造街的朋友,给这条新街起名叫‘宽宽街’。



想象中的世界由一种简单的规则主宰,从良好的愿望出发,通过个人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满意的结果。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人生图景啊。

没有横生的枝节,没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掣肘,也没有欲擒故纵的成人策略。童话世界就像一条明丽的小河,清澈见底地流向一个给人希望的地方。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宽宽街造好了,一大批一大批的人,从城里搬过来,都想在宽宽街两旁住下来”。这种只可能从儿童纯净无垢的心里生长出的最匪夷所思的念头,就这样在他们的想象里用玩具为成人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解决了现实世界的逼仄以后,《挤挤城和宽宽街》还更深层次地让它的小读者们面对人们心灵的逼仄。即便在已经修好的宽宽街上,人们仍然会发生摩擦和碰撞。车不小心撞到一起去了,大人们跳下来,大动肝火,恶言相加,如果是在现实中,孩子会睁着他们天真的眼无措地看着,然后慢慢地孩子会长大,慢慢地他们也会习以为常。故事里的孩子哭了,一位神仙爷爷出来解决了问题。

糖和面粉混合的“好东西”,再一次简单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可能会给新世界带来的威胁,再一次恢复了宽宽街的宁静。

诗人圣野的童话故事具有诗一般的语言,清丽流畅,明白如话,朗朗上口,读之如醉。

如诗般的音韵节奏可以培养孩子们对于美的感受,可以培养他们对于世界的观察能力。一个从小在艺术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具有更完整的人格和更敏锐的感知能力。

《挤挤城和宽宽街》无论是从语言风格上还是故事结构上来说,都是一首清纯的童谣,可以让孩子们在口头诵读,可以唤起成人久远的记忆。读着《挤挤城和宽宽街》的文字,耳边仿佛响起清脆的童音诵读声,“挤呀,挤呀,把一个个小朋友的圆脸蛋挤成了‘扁大饼’”,“挤呀,挤呀,把一个个小朋友胖墩墩的身子挤成了‘长油条’”。

这些文字对仗工整,音韵合拍,是活脱脱的幼儿诗,特别适合儿童诵读。这种语言当中流露出的天真纯洁、清新自然,与它所叙述的故事的简单明丽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童话世界。

(张菡)



为您推荐

岩石上的小蝌蚪

【作品】: 一个绿油油的小山坡上,有一块光秃秃的大岩石。 一天下了一场大雨,岩石上一个凹下去的地方积了水,就像一个浅浅的水塘,在这水塘里,忽然来了两只小蝌蚪,身子一扭一扭,尾巴一摆一摆,游过来又游过去。 “小东西,我这..

毛驴的影子

【作品】: 有一天,毛驴走在大路上。 骄阳似火,周围又没有可以歇脚的阴凉,毛驴感到十分恼火。它不时地摇摇尾巴,想凉快一下,可是在这样的大热天,摇一条尾巴能顶用吗?当然,还可以动动耳朵;但是,不论驴耳朵有多么大,也解不了它的热..

森林边的秀米

【作品】: 秀米的家刚刚搬到森林边上时,秀米夜夜都睡得很迟。 在月光如水的春夜,秀米总是听到很轻很轻的脚步声一直响到她的窗下。“是谁在那里看我呀?”秀米撩开窗幔,看到外面绿草茸茸,清亮的月色泼银似的笼罩了一切。..

活了100万次的猫

魔毯

【作品】: 每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苏菲姑姑的礼物总是第一个送到,但人们总是最后一个把它拆开。 因为如果我们先拆开苏菲姑姑的礼物的话,就会兴奋得没有心思拆别的礼物了。 大前年,我们得到了一个微型木偶剧院。 平时,它..

蜜蜂采心事

【作品】: 花丛中有一只无忧无虑的小蜜蜂,喜欢静静地坐在花心里,采摘芬芳的心事。 此刻,它顺着一缕奇香钻进了栀子花的心中。 “小蜜蜂,把我的心事传递给兄弟姐妹,告诉它们,如果我的芳香能使大家愉快,那我就无比幸福了。..

蜗牛为什么苦恼

【作品】: 从前有一只蜗牛,住在一张莴苣叶子上。 它有一幢小房子,但是不知为什么,房门上没有门牌。它闷闷不乐地想:“八成儿正因为这样,邮递员才从来不到我家。” 蜗牛每天等哪,等哪,却连一封信也没收到过。所以,它只能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