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和尚历史上真有其人,和苏东坡交往甚深,他们之间留下很多有趣故事。但对这则传说,我觉疑惑。它把“心有所想,目有所见”庸俗化了。两人说的不过是打坐的姿势,也许苏东坡训练有素(练过某种类乎瑜伽的功夫?),坐姿优美,真和佛祖老人家有得一拼呢。佛印和尚虽精通佛理,但打坐的姿势或许未进阶。两人就事论事,都乃当时所观所感,随口一说罢了。佛印没见过佛祖,苏东坡倒是见过牛粪,两相比较,后者似更有发言权。想那苏东坡乃一文学人士,性喜夸张比喻,情有可原。
为您推荐
人们到世界各地旅行,都是奔着风景优美、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目的地赶赴。除了新闻、摄影及肩负特殊使命的工作人员,一门心思去看饱含丑恶、肮脏、卑鄙、罪恶、丑陋……因素的人,应该极少。..
有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在这里也很值得讲一下。这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超乎凡人?..
湖南电视台曾邀请一位热爱写作的农民和观众见面,讲述他勤奋写作的故事。农民称迄今为止,已经写作了三十余年,手稿装了几麻袋。但是在这三十余年里,他虽然如此勤奋写作、不断投稿,最终发表的寥寥,说着说着不禁掉下眼泪来。主..
很多卓越的人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但有趣的生活依然源于日常琐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更能让人体味到这一点。..
我们目睹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又看到希望之光照亮历史斑驳的暗影。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秩序解体,历史没有终结,人类文明又一次走到调整的边缘。..
上面的两个故事,是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点启示:在平常的事物里,还有我们不曾发现的风景,熟视无睹,只会使我们一次次错失生活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