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过去拔住了辫子一样,纲举目张,全身都跟着走动。”
中国人爱面子,中国的中年人尤其爱面子。
人到中年,在很多事情上看似看得很明白,却也最容易犯糊涂。
很多中年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在这个年纪“混得还不错”,于是最怕在别人、特别是在同学、朋友面前“露怯”。
为了“不露怯”,为了显示自己的小有成就,于是便喜欢大包大揽:吃饭争着买单,抢着帮别人办事……
于是就常常让自己陷入一种“骑虎难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窘境。
就连“半个圣人”曾国藩在这方面,也不能免俗。
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没有掌握幼天王的确凿下落,就在奏折中说:“那伪幼主,大概是命丧乱军之中了。”
就在这时候,闽浙总督左宗棠获得了幼天王流窜到湖州一带的情报。
他将获取的情报上报清廷,并指责曾国藩欺君罔上。
曾国藩平日里最讲究忠信,现在居然有人指责他欺君罔上,让他觉得丢了面子。
曾国藩一度愤怒到失去理智,也不管自己没有确凿证据,就上奏为自己辩护。
耿直的左宗棠同样不甘示弱,继续上奏指责曾国藩。
曾、左二人你来我往,争得不可开交,很不成体统。
后来的事实证明,左宗棠是对的。在这件事情上,曾国藩确实有点欺君。
所幸慈禧太后没有追究罪责,曾国藩才逃过一难。
但即便如此,曾、左二人的“笔墨之战”也是闹得满城风雨,两人多年的友谊也从此毁于一旦。
由此可见,为了面子而丢了理智,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