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9)。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意译】: 夕阳西下,光华灿烂,有如一团熔化了的黄金;黄昏的云霞,恰似一片片璧玉连缀相合,可是我如今究竟在什么地方?浓浓的烟霭笼罩着垂柳,幽怨的《梅花落》笛曲似乎在为梅花的凋谢而哀伤,这时节,到底已有多少春意?元宵佳节,天气温和宜人,难道就不会突然间出现风雨吗?往日一起饮酒作诗的朋友们派来了华丽的马车邀我去观赏花灯,可是我一一谢绝了。
记得当年汴京繁盛的年代,年轻的妇女们有很多闲暇的时间,所以特别重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那一天,大家戴着饰有翡翠羽毛的帽子,插着用金丝线捻制成的雪柳,互相争比谁更时髦漂亮。
而今我已经容颜憔悴,发髻蓬松散乱,两鬓斑白,实在懒得像年轻人那样在元宵节晚上出去赏灯了,还不如独自躲在帘子后面,静听游人的欢声笑语。。
【点评】: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临安时的作品。
词中通过今昔元宵的不同境遇,游人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心绪,构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倾诉了她对中原沦丧的哀痛和思国怀乡的悲愁。“人在何处”句,有无数的含意:景色虽好,可我究竟在什么地方?自己的丈夫、中原的父老、半壁江山又在何处?实在是无比伤恸的悲叹。宋末词人刘辰翁《永遇乐》题序说:“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可见这首词的感人之处。
为您推荐
【词题】:蔷薇谢后作
【原文】: 正单衣试酒(7),何由见得?。
【意译】: 正是换穿单衣、品尝新酒的时节,我却客居他乡,虚度了大好时光。
多么希望春天能暂且停留一会儿,可它却像鸟儿一样飞掠而过,不留一点儿踪迹。那些蔷薇..
【词题】: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
【原文】: 烟波桃叶西陵路(9),漫沾残泪。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
。
【意译】: 重新来到昔日与情人分别的渡口,十年前的旧事已被潮水卷去,只留下了我伤心欲绝的回忆。
重新折一枝古柳拿在手中,不由想到人生聚散,有如轻捷的..
【词题】:酒边留同年徐云屋(7),此会几时又?。
【意译】: 实在不知这美好的春色已经归于何处。
老朋友客地相逢,且让我们痛饮愁酒,一醉方休。从少年时代起,我们就天涯漂泊,相识于西湖烟柳之下。往事不堪回首。那时,在蒙蒙细..
【词题】:元夕
【原文】: 蕙花香也(8)。
。
【意译】: 昔日元宵夜,蕙兰花开,香气四溢。
雪后初晴,池波荡漾,水边点缀着亭台楼阁,美丽的景色有如图画。春风和煦,歌楼酒肆上,笙箫并奏,此起彼伏,楼馆前琉璃彩灯光芒四射,照得街市..
【词题】:丙午之冬(9)。
金陵路,莺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意译】: 碧绿的柳条飘然低垂,轻轻地拂拭着鸳鸯双双栖宿的岸边。
眼前的景色让我想起了东晋王献之送爱妾桃叶渡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