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共分五个部分:**部分为境脉问题分析。包括引言和**章。通过文献分析、理论阐释与实践观察,分别从知识论、本体论、认知论、学习隐喻和系统观四个层面对学习系统的境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析,以回应知识时代学习的李约瑟难题:在知识时代丰富的信息技术条件中,个体的知识建构和自身发展反而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探析。第二部分为理论建构与模型开发。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境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教育、心理、课程与教学、教育技术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众多专家充实的研究成果,《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系统地提出了“协同学习”这一概念框架,采用理论构建和结构化思维的方法,系统构建了协同学习元模型、场域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了协同学习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维度,提炼了协同学习的机制与原理,分别从5个大的原则及20条推论进行系统建构,分别是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及多场协调,为协同学习的实践设计提供了指南。第三部分为使能技术设计与可用性测试。包括第四章。设计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理论与技术制品的双重迭代。作为一个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系统框架,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维度,也成为系统变量映射的重要“给养”(affordance)。本部分从协同学习系统元模型及学习原理出发,结合技术的必要隐喻,设计了知识标注工具、集体思维工具以及知识建构工具,并从技术上得以实现,为协同学习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支持,同时从可用性测试的角度,阐述了技术研发的迭代过程。使技术制品的生成与理论制品的建构始终贯一(grounded)。第四部分为实践设计与应用框架。包括第五章。《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使用协同学习设计(designofsynergisticlearning)一词来表述协同学习系统框架内的学习活动的开发方法,也是支持协同学习的教学设计的重要内涵,并试图开发协同学习设计模型来构建灵活的活动体系和技术环境,以支持协同学习的实现和实践。协同学习系统作为一个新框架,在学习设计上必然充满灵活性。因此,本章通过建构协同学习设计模型,可以建立一种在理论上更加一致的方法来关联不同的理论与学习的期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映射到相关的活动、工具和资源(包括人力和技术的)来支持它。本章首先概述了协同学习设计工具箱的规范,这一规范使用了一种教学方法模式作为开发有效的学习设计规划的基础,同时描述这一模式的实践框架,包括活动设计、场域构建、环境设计和应用框架。第五部分为扩展评价与实证分析,包括第六章和结语。

作者简介

王佑镁,男,1974年9月生,江西吉安人。教育技术学副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育,主题涉及电子学档、协同学习、知识建构、设计研究、跨文化社区信息学等。对技术充满好奇,对教育充满热情,对人更充满信心。最近的研究旨趣在于协同学习系统与深度知识建构及其设计研究,在祝智庭教授指导下,试图建立从学习文化变量、认知变量到教学传通技术系统构量之间的可靠映射关系,力图构建具有国际创新意义的协同学习系统模型。至今在《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比较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一级、EI、ISTP检索十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三部。目前受聘温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现任温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负责教学质量工程及教学学术建设。主持建设两门浙江省级精品课程和一项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获得浙江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