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卷-中国教育通史-10-(中)》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通史10(清代卷)(中)》清代的各项教育制度,既有建树又有弊端,体现高度完备和腐朽并存的特点。事实上,其制度已经发展到极致,对其制度的弊病已很难用修补来解决,只有变革才是出路。  早在清初,一批实学思想家已经敏锐地看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问题,提出改革的设想。如黄宗羲激烈抨击八股取士制度使人弃学问于不顾,只读时文,讽诵模仿,移前缀后,雷同下笔,败坏人才。他设想了一整套改革科举的蓝图,包括荐举、太学、任子、辟召、上书等多种选才途径。关于学校,他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提出,学校不仅有养士职能,而且还有社会职能,用以削弱皇帝的专制权利:“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体现了民主思想的萌芽。顾炎武则强烈批判宋明理学的误国,提倡明道救世,经世致用,培养实学人才,强调学习经史,以史为鉴,并兼及天文地理、水土兵农等各种有关国计民生的实用知识。主张取消八股程式,增考实务;废生员之制,恢复荐举之法,广开选才之路。王夫之深刻指出,当时的教育使士子锢蔽迂腐,悖时文中,抱残守缺,记诵词章,不仅不能启其愚,反而益其愚。主张扩大教学内容,学习天人治乱、礼乐兵刑、农桑学校、律历吏制等实用知识。颜元则反对传统的轻视实践的教学方法,强调经世致用,躬行实践,创造出一套“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教学制度,力图以实济空,以动济静。他们的主张,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包含了一定的民主和科学的进步内容,是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否定和对新教育制度的憧憬,至少表明清代教育制度正在孕育着一场变革。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变革的时机尚未成熟,但批判传统教育的实学思潮,无疑是通向近代教育变革的桥梁之一。

书籍特色

  马镛的《中国教育通史10(清代卷)(中)》:清代的各项教育制度,既有建树又有弊端,体现高度完备和腐朽并存的特点。事实上,其制度已经发展到极致,对其制度的弊病已很难用修补来解决,只有变革才是出路。  早在清初,一批实学思想家已经敏锐地看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问题,提出改革的设想。如黄宗羲激烈抨击八股取士制度使人弃学问于不顾,只读时文,讽诵模仿……

作者简介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