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著时有意识地吸收了一定的行政学、行政法学、政策分析学的原理和知识。这样做,对原先涉足这些领域不多而又恰恰想补充这方面知识的学习者,应该说是非常合适的。但也正因如此,编著者不建议那些在行政学、行政法学、政策分析学等方面已经打下较厚实基础的研究生将本书作为重点阅读教材。希望本书的上述苦心安排有助于为读者认识教育行政原理提供一些新的入门角度、理念和视界。如果学习者不怕吃苦,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再选取几部体系、结构以及论述角度与本书各有不同的教材互为参照、互作比较,对于避开不同教材的死角,发现某些传统观察视角不曾注意到的“学科风景”,领略某些前期研究者不曾参透的学术奥妙,应该是有所裨益的。编著者主观上希望做到:本书以介绍原理性知识为主,对事务性知识一概不予涉及,但是对实务性原理或技术,则有选择地加以介绍。在保证不遗漏基本问题和重要内容的前提下,凡是其他编著者已经详细、深入论述或介绍过的内容,本书大抵从略;而其他编著者不曾详细、深入论述或介绍过的内容,本书反而有可能重点加以阐述和分析。在著述风格上,编著者力求适当突出相关原理中的思想价值和研究性,以引起学习者进一步关注、思考本学科前沿领域纵深问题的兴趣。作为一本主要是供研究生使用的专业教材,本书中的引文与注释是全书内容和逻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注释提供了相应的实例,它们是交代各种学术思想与观点来龙去脉的“金丝银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学术研究工作才具备了发展轨迹与可积累性。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引文与注释的重要性。为了做到准确、规范和完整地呈现引文、注释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消除误将“转引”当“原引”的不良影响,编著者已经尽了较大努力,但不敢说已完全剔除了这类瑕疵。如果读者在本书中发现了这类问题,请向编著者指出,以便日后改进。
为了忠实贯彻上述编著意图,本书无论是在构思和搜集资料阶段,还是在具体撰写与修改阶段,乃至对引文标注规范的检查与核对,编著者都力求*大限度地做到亲力亲为,在吸收研究生参与撰写工作方面极其谨慎,全书只有“教育政策分析”一章采取了这种撰写方式。该章**节由我本人撰写,第二节至第五节的主体结构及章节标题为我所拟定,具体内容则由我的研究生徐自强同志独立撰写,*后再由我修订。自强同志勤学好思,具有出色的思维品质、出众的学术领悟力和驾驭复杂学术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中的佼佼者。他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了这项工作,我对他的工作结果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