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社会福利状况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度量社会是否和谐的砝码。本书由“福利伦理基础理论”、“实证研究”与“制度建设”这三部分构成。首先,阐释并比较当代很有影响的几种福利分配正义理论。其次,基于对中国社会福利状况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一些重要领域中社会福利建设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而提出和谐社会的福利伦理制度建设基本原则及主要途径。书籍特色
福利问题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主题,福利伦理则是从价值合理性的角度来考量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相关问题。从伦理角度看,社会福利就是政府基于特定的伦理原则对社会总体礼仪予以分配与调整的结果。其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本书由 基本理论 和 实证研究 两部分构成。前者通过考察和分析中西传统福利制度及其伦理理念的演进,阐释并比较当代*有影响的几种福利分配正义理论,力图寻找具有基本共识特征的福利伦理观,进而探讨合乎伦理的福利制度安排。后者则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我国当前一些重要领域中的社会福利状况,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并结合 基本理论 部分得出的结论,提出我国福利伦理制度建设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
陈燕,女,甘肃人,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基础理论与规范伦理学。出版专著《公平与效率:一种经济伦理的分析》,译著《伦理学导论》(再版名《伦理学是什么》,独译)、《织梦人》(合译);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教学项目一项。臧政,男,山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伦理学专业),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博士(社会学方向)。现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伦理学、福利社会学、老年学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日本爱知大学青年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