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灯具艺术,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灯具艺术,包涵着丰富的造物理念、文化内涵及民俗意蕴。一部灯具艺术的历史,也是一部辉煌的民族历史,它不仅闪现了民族的科技经济发展历程,它又凸显了人们的生存理念,通过它,我们识读了中国古代蕴涵在造物中的精神内涵。它对于现当代的灯具设计以及有关灯具的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书籍特色
中国灯具艺术 ,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灯具艺术,包涵着丰富的造物理念、文化内涵及民俗意蕴。中国的灯分为 具体 的灯和 抽象 的灯。它们同时并存在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从那些具体可感的灯具中,我们可以识读 中国灯具艺术 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动因,并体悟其类型、特征和功能;而从那些依存在人们意念中的灯,可以解析 灯艺术 在中国古代先民观念中的存在形态、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灯 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灯具 演变的过程,从自然成形到象类器形,*后自成物象,显现了其自身的演化规律与风貌。 灯具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造物门类,它在自身演化的同时,又受到其他造物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逻辑规律和调整机制。但是, 灯 *终有着独特的发展演进规律。
中国灯具艺术 在自身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类型、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 灯具 的形制可谓丰富多彩,然而,它具体的形制背后又隐藏着古人丰富的造物意识。尤其在各种传统习俗中, 灯 是重要的道具。 灯 与神话传说、戏曲舞蹈、宗教文化、诗歌文学、建筑文化、动植物文化、古代经济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 灯 还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市井文化,并能服务于百姓的农耕、渔业、采茶业等行业。 中国灯具艺术 ,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灯具艺术,包涵着丰富的造物理念、文化内涵及民俗意蕴。中国的灯分为 具体 的灯和 抽象 的灯。它们同时并存在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从那些具体可感的灯具中,我们可以识读 中国灯具艺术 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动因,并体悟其类型、特征和功能;而从那些依存在人们意念中的灯,可以解析 灯艺术 在中国古代先民观念中的存在形态、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 灯 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灯具 演变的过程,从自然成形到象类器形,*后自成物象,显现了其自身的演化规律与风貌。 灯具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造物门类,它在自身演化的同时,又受到其他造物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逻辑规律和调整机制。但是, 灯 *终有着独特的发展演进规律。 中国灯具艺术 在自身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类型、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 灯具 的形制可谓丰富多彩,然而,它具体的形制背后又隐藏着古人丰富的造物意识。尤其在各种传统习俗中, 灯 是重要的道具。 灯 与神话传说、戏曲舞蹈、宗教文化、诗歌文学、建筑文化、动植物文化、古代经济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 灯 还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市井文化,并能服务于百姓的农耕、渔业、采茶业等行业。一部 灯具艺术 的历史,也是一部辉煌的民族文化历史,它不仅闪现了民族的科技经济发展历程,同时,它又凸显了人们的生存理念,如环保、节能意识等,通过它,我们识读了中国古代蕴涵在造物中的精神内涵。它对于现当代的灯具设计以及有关灯具的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部灯具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它甚至能超越民族和国度,使我们看到世界的艺术之光。
作者简介
薛红艳,女,1975年生,江苏江阴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士学位;
2002年,获得东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
2002年---2016年,工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年,德国汉堡Alsterdamm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2009年,获得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
2013年,主编中国第一本《工业设计史(双语)》教材,该教材是工信部 十二五
规划教材;
2013年,进驻浙江大学工业工程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薛红艳,女,1975年生,江苏江阴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东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2002年---2016年,工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德国汉堡Alsterdamm艺术学院访问学者;2009年,获得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2013年,主编中国第一本《工业设计史(双语)》教材,该教材是工信部 十二五 规划教材;2013年,进驻浙江大学工业工程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16年,为江苏省江阴市科技镇长团团员,担任江阴市顾山镇党委副书记;2017年3月,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证书;2017年---今,工作于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研究领域:艺术与设计创作及理论;论文发表:发表学术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4篇在EI期刊上发表并检索,1篇被EI期刊录用,2篇被SCI期刊录用并检索;著作出版:出版著作8部; 主持参与项目:主持部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5项;主持横向课题9项;获奖:获得省部级奖项近20项;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教学奖9项;艺术作品收藏记录:书法、绘画作品被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丹麦、挪威等跨国公司和国际友人收藏;著作收藏记录:《分形意象 艺术南京》、《设计的视觉语言》、《上海,9 1! 走近苏州河艺术家》三本著作被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收藏。语言技能:熟练地掌握英语的读、听说能力;掌握德语的基本日常用语;掌握日语的基本日常用语;为师理念:厚德载物、勤奋得志;学术第一,实践第二;先做朋友,后为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