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在综述耕地保护与经济补偿研究文献基础上,建构西部地区耕地保护目标-实施载体-补偿受偿行为主体-经济补偿机制的理论架构。在理论框架总领下,从不同微观行为主体角度对西部地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地方政府转变耕地用途的经济负补偿机制、以粮食贸易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区际补偿机制、西部地方政府和城镇居民集约利用城镇用地助推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西部地区乡村人口城市化助推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以耕地质量建设工程为载体的西部地区耕地经营者"以工换酬"耕地质量保护区内补偿机制。*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从国家和西部层面提出了西部地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政策性建议。作者简介
冉清红,1968年生,博士,成都师范学院教授,鲁东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绵阳师范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项目3项,参与图家级、省级项目多项。在《农业经济问题》《资源科学》《经济地理》《生态经济》《水土保持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或参编本科教材多部,科研成果获省级、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0余项。岳云华,1964年生,博士,成都师范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四川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历任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所副所长、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系副主任、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等职务,兼任民盟绵阳师范学院副主委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四川省教育厅及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多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在《人文地理》《西亚非洲》《经济地理》《世界地理》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或参编本科教材多部,科研成果获省级、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