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网络空间规则的演变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网络规则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现实社会问题在网络空间的延展,也出现了独属于网络空间的新型问题。从新制度主义视角看,规则的生成和演变是受外部环境刺激所引发,问题是网络规则产生和演变的双重动因。规则制定者开始关注被定义为问题的网络规则或规则域,并逐渐作出反应。在网络规则范围内或者围绕规则,组织首先运用现有技能,如果问题没有解决,组织就会改变方式,调整旧的网络规则或者创建新的规则。因此,网络规则的演变可以看作是问题产生和确认的结果,问题是网络规则创建的一种资源。规则的生态结构是构成规则动态演变的源泉,必须从规则自身这种生态情境中来理解特定网络规则产生和变化活动的规律性。网络规则的生态结构,即网络规则之间的相互连接性。某个网络规则内的问题及其变化情境是其他网络规则内问题和变化的模式,这种情境被个别规则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以及规则制定机构的管理注意力向问题方向流动的方式所结构化。规则更是制度变迁的产物。组织基于惯例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某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关于规则经验的结果。一种类型是组织在现有网络规则内部不断增强的工作技能;另一种则表现为组织在制定或改变规则方面不断增强的技能。因此,组织的学习过程是网络规则动态演变的内在机制。书籍特色
网络规则是网络社会秩序生成中的重要内容,网络秩序也突出表现为建立一种成文规则。本书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研究网络规则的生成和演进过程,试图弥补我国法学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缺位。相对于解释某个特定网络规则文本存在的原因,本书试图去解释作为网络规则历史的文本中的变化特性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过程,其重点在于网络规则产生和变化的发生动因,而不是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网络成文规则是通过解决问题、规则生态结构、组织学习这三个具体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得以形成的。当网络规则被创建、修改或废止时,它就记载了组织面对内部和外部压力所做出的反应。外部环境改变而引发的问题、与规则相关的直接经验及其后果、组织内部结构和资源变化都会影响规则的变化。因此,网络规则体系既是外部环境的产物,也是其自身内在过程的产物。作者简介
赵杨,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讲师。公开发表论文《司法与不信任 以神明裁判的消失为视角》(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情断法理 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中国古代法官纠纷处理方式》(东方论坛)等数篇。参与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