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研究结合“社会-技术”结构背景,以及手机终端涌现出的新兴媒体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实践行为,对基于手机媒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学术梳理与理论提炼。重点研究了手机媒体中的新兴形态譬如微博微信、移动教育、短视频传播等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将其放置于全新的社会化语境中,为青年研究以及农民工研究开创较新的研究思路。由于手机媒体拥有不同以往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经由手机传播的体验和空间超越了物理空间,原来乡村社会中固定的认同形式在城市传播环境下变得复杂、不稳定和富于流动性。新生代农民工借助于手机再现方式来传播新的身份与认同模式。 本研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新的个体或群体身份/认同形式,并分析了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自我传播科技手段中的文本,探讨城市生活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建构特征、方式和途径。本研究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手机媒体使用与生活实践,管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生成及其生存逻辑,探讨手机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间的互动关系。书籍特色
本研究结合 社会-技术 结构背景,以及手机终端涌现出的新兴媒体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实践行为,对基于手机媒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学术梳理与理论提炼。重点研究了手机媒体中的新兴形态譬如微博微信、移动教育、短视频传播等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将其放置于全新的社会化语境中,为青年研究以及农民工研究开创较新的研究思路。由于手机媒体拥有不同以往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经由手机传播的体验和空间超越了物理空间限制,原来乡村社会中固定的认同形式在城市传播环境下变得复杂、不稳定和富于流动性。新生代农民工借助于手机再现方式来传播新的身份与认同模式。
本研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新的个体或群体身份/认同形式,并分析了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自我传播科技手段中的文本,探讨城市生活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建构特征、方式和途径。本研究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手机媒体使用与生活实践,管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生成及其生存逻辑,探讨手机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袁潇,女,江苏南通人,本、硕就读于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学硕士学位,后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2013年-2014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任访问学者。现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并担任江苏省广告协会理事,南京市广告协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新媒体使用与青年社会认同研究(13CSH0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青年手机亚文化的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1YJC840064) 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当代传播》、《中国青年研究》等CS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