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视觉民族志》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为何读?影像 无处不在 ,它们渗透进我们的学术工作和日常生活,成为民族志学者工作中不可分割的元素。当代的民族志研究已然卷入了视觉技术、影像、隐喻和观看方式等的旋涡中。本书是一次邀请,它希望引起大家对民族志研究过程中的影像、技术以及观看和体验方式的关注。如何读? 方法是为研究服务的,而非研究为方法服务。 本书不是一个提供方法的文本,而是一本方法论的书籍:它旨在提出方法上的建议,邀请读者参与到这种方法中,对其进行评估,看是否能以及如何运用到他们的课题中,如果读者愿意的话也可以对这种方法进行调试和改造。

书籍特色

近年来,视觉研究和民族志相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本书是这两者融合而产生的一本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历经3版,足以看出它在这一领域的经典性。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0章:
第1章将视觉民族志置于广阔的历史和学科背景中,将为后面的章节所讨论的视觉民族志方法提供历史和学科的描述。
第2章概括了一种方法,它将视觉影像和技术与反身性民族志相关联,聚焦于主观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它将社会个体的人类学思想与视觉理论及对消费和物质文化的探索相结合,意在思考视觉影像和技术是怎样与两种文化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是民族志学者研究的文化,另一种是学者们置身其中的学术文化。
第3章延续了第2章的讨论,关注视觉田野调查准备工作的实践。在此,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中的性别关系的例子,反思了项目设计、伦理考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
由4-7章组成的第二部分通过聚焦在实践中一直被使用的各种视觉和数字技术来考察视觉民族志方法论和方法。第4章集中探讨摄影在民族志研究实践中的使用。植根于视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摄影还能以各种方式被运用于众多领域。近年来,视觉研究和民族志相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本书是这两者融合而产生的一本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历经3版,足以看出它在这一领域的经典性。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0章:第1章将视觉民族志置于广阔的历史和学科背景中,将为后面的章节所讨论的视觉民族志方法提供历史和学科的描述。第2章概括了一种方法,它将视觉影像和技术与反身性民族志相关联,聚焦于主观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它将社会个体的人类学思想与视觉理论及对消费和物质文化的探索相结合,意在思考视觉影像和技术是怎样与两种文化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是民族志学者研究的文化,另一种是学者们置身其中的学术文化。第3章延续了第2章的讨论,关注视觉田野调查准备工作的实践。在此,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中的性别关系的例子,反思了项目设计、伦理考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由4-7章组成的第二部分通过聚焦在实践中一直被使用的各种视觉和数字技术来考察视觉民族志方法论和方法。第4章集中探讨摄影在民族志研究实践中的使用。植根于视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摄影还能以各种方式被运用于众多领域。第5章将讨论视频在视觉民族志研究中的运用。在此,作者将不再以统治了视觉人类学实践和文献的民族志电影为中心,而是考虑了不同的方式,其中视频录像可以成为民族志情境中的一种。第6章是专为第3版而写的,作者将重点讨论网络媒体在视觉民族志中的应用,探讨融入这一情境中的新的视觉民族志研究实践如何显现。第7章继续前面三章的话题,着重探讨在民族志进程中对视觉材料的组织和阐释。本书的*后一部分致力于分析作为民族志学者如何利用数字和视觉影像传播我们的研究。第8章和第9章讨论不同类型文本的产生,视觉的、书面的和其他材料怎样在不同的表征中结合并互联,尤其是摄影和视频。数字媒体已经为视觉影像的使用打开了新的令人激动的可能性。然而,这些可能性也带来了一系列表征、 阐释和知识产权等问题,第10章将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莎拉 平克(Sarah Pink),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设计与媒体民族志教授,拉夫堡大学社会学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公共文化与思想中心荣誉教授。她的数字视觉方法论研究享誉全球,其作品有《视觉方法论进展》(Advances in Visual Methodology,编著,2012)、《学做感官民族志》(Doing Sensory Ethnography,2009)、《视觉干预》(Visual Interventions,编著,2007)和《视觉人类学的未来》(The Future of Visual Anthropology,2006)。


译者简介
邝明艳(1982 ),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作者简介 莎拉 平克(Sarah Pink),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设计与媒体民族志教授,拉夫堡大学社会学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公共文化与思想中心荣誉教授。她的数字视觉方法论研究享誉全球,其作品有《视觉方法论进展》(Advances in Visual Methodology,编著,2012)、《学做感官民族志》(Doing Sensory Ethnography,2009)、《视觉干预》(Visual Interventions,编著,2007)和《视觉人类学的未来》(The Future of Visual Anthropology,2006)。 译者简介邝明艳(1982 ),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唐晓莉(1981 ),女,陆军军医大学副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影视传媒。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