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2014年,是欧盟东扩10周年。欧盟10年东扩对中东欧新成员国和欧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深入分析了欧盟扩大所取得的成就、对自身和成员国的积极作用以及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欧盟青年失业问题、欧洲银行业联盟建设、欧洲新能源发展、克罗地亚转型、欧盟航空碳税实施的进展和未来动向,并从多个角度对欧盟的内政外交和30多个欧洲国家2013年的新变化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
作者简介
周弘,女,1952年10月生,北京市人。主要专长为欧洲社会文化研究,现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2006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女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主要专业方向:欧洲社会史、思想史、政治史和外交史。主要研究领域:欧洲福利国家、欧洲社会文化、对外援助。主要著作有:《中国与欧洲关系60年》(论文,《欧洲研究》2009年第5期)、《全球化条件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论文,《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欧盟是怎样的力量》(主编,2008)、《欧盟治理模式》(合编,2008)、《中欧关系——观念、政策与前景》(英文,合编,2008)、《外援在中国》(合著,2007)、《民族建设、国家转型与欧洲一体化》(论文,《欧洲研究》2007年第5期)、《福利国家向何处去》(专著,2006)、《中欧关系:共同性与差异性》(主编,2004)、《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主编,2003)、《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主编,2002)、《欧洲文明的进程》(合著,2002)、《福利的解析》(专著,1996)等。。江时学,男,1956年9月生,江苏吴江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专长为拉美经济研究。著有《拉美发展模式研究》《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拉美发展前景预测》等;主编有《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现代化: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2002~200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阿根廷危机反思》等;译著有《现代拉丁美洲》《新现实》《拉美经济改革的得与失》《经济增长、就业与公正》等。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从音乐和文学文本相结合的视角评论了莫里森的小说主题和创作技巧,对莫里森作品乃至其他各种文学文本的解读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有效的范例。莫里森的作品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而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
内容简介路遥,作为20世纪80年代一位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作家,凭《平凡的世界》一书获茅盾文学奖,随后又遽然长逝,留给世界诸多遗憾,也迫使我们思考其写作实践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本书试图从空间文化塑造的角度,发掘路遥写作中..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从青涩少年到“终南”隐士: 福克纳创作的心路历程 ; 从美国到中国: 福克纳小说研究现状 ; 从微观到宏观: 福克纳的创作范式等。
书籍特色..
内容简介 与大多数卡夫卡的研究专著不同,姜智芹编著的《经典作家的可能》从双向阐释的角度探讨卡夫卡对前辈作家以及后世作家对卡夫卡的继承、借鉴与创新,从正向影响与反向刺激、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等方面,研究文学..
内容简介《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1956-1960)》是欧洲的中国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一直深受欧洲汉学界的推重。作者d.w.佛克马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及稍后年代(1956-1960)的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
内容简介 本课题在结构上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上篇,以中国古代诗意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中篇,以西方现代诗言意义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下篇,中..